科林大橋被奪取,對於法軍來說是一個糟糕的訊息。

首先布羅山口的兩個師沒了退路,其次缺少了這兩個師的兵力,法軍在北線的兵力就出現了短缺。

面對尼斯北線出現的危機,身為第六集團軍的埃貝特上將當然重視,他首先向尼斯地區指揮官喬凡尼中將發訊息,讓其派出至少一個師的的兵力增援其北線,而他會從土倫以及馬賽抽調部隊補充給他。

很明顯埃貝特上將發現了北線的危險,而增加一個師的兵力才能避免北線被人打穿。

當然增兵並不代表著法軍放棄了在布羅山口的部隊,所以奪回科林大橋西側同樣非常重要。

在科林大橋西側是一條連綿到萊斯卡雷恩的山丘,而道路就沿著山丘一路經過萊斯卡雷恩通向其他地方。

此時距離科林大橋以西兩公里的山丘上,一場激烈的戰鬥正在座山丘在進行。

眼見敵人已經要距離自己僅有二十米的距離,守軍軍官立刻大喊著:“手榴彈!仍手榴彈!”

隨著軍官的呼喊聲,陣地飛出了一片木柄手榴彈,同樣也有一片卵式手榴彈向陣地飛來。

接著兩片密集的爆炸聲響起,還帶著各種慘叫聲。不過在這片爆炸聲中,還是進攻的法軍損失更大。

畢竟他們沒有掩體躲避只能硬抗(這是最後一段衝鋒距離),而意軍則有防禦工事,能避免大多數彈片的傷害。

不過此時陣地的意軍官兵還來不及慶幸,他們就準備白刃戰了,此時每個人士兵都將刺刀拔出卡在槍上。

他們每個人都學習與訓練過刺刀拼殺,也知道勇氣對白刃戰的重要性。可以說白刃戰的理論與操作他們都一清二楚,但是唯一的缺點就是沒有實戰,至於白刃戰的效果如何,那就只有打過之後才知道。

此時隨著法軍衝進了陣地,白刃戰正式開始了。

“呵!”

一名意軍士兵大吼一聲大胯一步,舉起裝著刺刀的步槍紮在一名準備跳進戰壕的法國士兵的胸口。接著這名法軍士兵丟掉了手中的步槍,試圖想要抓住敵人步槍,不過對方向後一拉,接著一腳將其踢到。此時其找下一位敵人了,沒有管這位被他刺倒的法軍士兵。

此時這位法軍士兵捲曲著身體,不斷的咳嗽。刺刀扎穿了其身體,造成其肺部大損傷,大量的鮮血流入肺腔內,這也是造成這名法軍士兵不斷咳嗽。另外還牽動著損傷的肺部,所以疼痛讓其只能捲曲著身體。如果在十分鐘內沒有得到有效的救治,那麼其生命也將終結。很明顯這在激烈的戰場上根本不可能,所以他的命運已經決定了。

而陣地上有著相同命運的不止他一個人。穿深藍衣服紅褲子的法軍士兵,穿灰綠色軍裝的義大利士兵。

對於法軍的軍服在這裡要吐槽一下,其現在還穿著藍衣服紅褲子生怕別人看不到自己。連頭鐵的英國龍蝦兵,都在布林戰爭中被教育的明明白白,歐洲各國誰不是將軍服改的不那麼顯眼,就法軍死活不改,不給其一個慘痛的教訓他是不知道要拐彎。

不過總的來說穿深藍衣服紅褲子的法軍士兵更多,倒在地上的有70%以上都是都是法軍的屍體,而義大利士兵的屍體只有2030%。

造成這一結果的主要原因有兩方面。

一方面是在某人的指點下,義大利士兵對拼刺刀戰術精進,會使用配合,以三人一組拼刺刀。雖然義大利個頭不如法國人高,但是在配合之下,足夠應對法國士兵的單打獨鬥。

第二是武器方面,除了刺刀之外,義大利軍中還有手槍、工兵鏟、衝鋒槍作為近戰武器,憋急了還能提起輕機槍射擊。

與法軍相比,守軍的火力強大太多。想要攻下這塊陣地,需要拿命來消耗。

在這裡需要隆重的介紹一下,義大利的衝鋒槍,M1913型衝鋒槍。該槍由都靈兵工廠槍械專家維勒·帕洛沙所設計。

該槍全槍長度:796毫米

槍管長度:348毫米

全槍重量:3.,922千克

口徑9毫米,使用9 x 19毫米手槍彈

供彈方式:20/30發彈匣

射速:380發/分

&n/s

射程14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