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星型發動機(第1/2頁)
章節報錯
飛艇的各項研究雖然有成功有失敗,不過這也很正常。在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年代,對各項新技術的測試,是軍方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對於新技術,不只是軍方有興趣,其實政府以及義大利民間也是很有興趣的。
政府這邊早在1890年就出臺了新的專利法案,除了規定由機構個人研究的新技術延長至30年的專利享有權之外,政府還重組了專利局。
該局除了可以批覆專利之外,還對侵佔專利的案件享有執法權。
而且除此之外,對侵佔專利懲罰也加重了,除了沒收違法所得之外,罰款也從最高個人100萬里拉增加到500萬里拉,機構從最高300萬增加到2000萬里拉。
同時巡查力度也增加了,在近二十年的侵犯專利法處罰案件,從1890年的317起增加到現在429起。別覺得少,要知道在法案頒佈後的前五年,該類案件每年接到上千起。基本上每天都有國內外機構與個人發起三四起專利起訴案。
而經過近二十年的整頓之後,專利權已經得到社會各界的認可,侵犯專利除了那些急於一夜暴富的人之外,其他人都會三思而行。
當然專利法案也不是隻有益處沒有害處,很多義大利薄弱的工業環節都需要從國外引進技術,其所需要的花費也不低。
不過總的來說,政府重視專利法案對義大利也是好事,其行事風格能讓機構以及個人投入到各種技術的研發中,而在專利法案的推動下,義大利近二十年研究的新技術層出不窮,其中電力、石化、內燃機技術最為出色。
而內燃機技術,又以米蘭動力實驗室推出的最多。
這些年米蘭動力實驗室一直都是世界內燃機研究的佼佼者,每年其推出的新式內燃機,都是引領潮流的典範。
而目前米蘭動力實驗室,擁有近兩千員工,其中知名的動力科學家就有二十幾名,擁有教授職稱的就有四十多人,旗下博士、碩士數百人,其正式員工最低都是學士學位。
而且不僅人數規模增加了,連內燃機的研究也進行了細分。光拿汽油機來說,因為與菲亞特等汽車公司合作,目前動力實驗室就在進行好幾種汽油機的研發,有的要求省油,有的要求馬力,有的要求不僅馬力要大而且還要不易出故障,還有即能省油馬力還要不錯等,各種要求的汽油機。
而這些汽油機的研究,不僅讓汽車公司收益,同時也進一步壯大了米蘭動力實驗室。這是雙贏的結果,也讓米蘭實驗室得到良性迴圈,一直保持世界最先進動力實驗室的稱號。
這還是米蘭動力實驗室拆分後的結果,目前米蘭動力實驗基本以汽油機的研究為主,其他動力方面的研究已經分散開來。
以蒸汽機來說,目前的研究場地已經轉到了塔蘭託,在那裡與海軍動力研究所合併,其已經成為義大利最大最先進的蒸汽機研究所。其研究所內,進行著各種蒸汽機的研究工作。
電動機的研究則轉到了羅馬,那裡也是世界數一數二的電力研究所。馬力諾電力研究所一直都是世界電力運用研究的中心之一,其得到米蘭人員與資料的補充後,在電動機的研究上,更是如虎添翼。
而柴油機的研究,目前那不勒斯柴油動力研究所,其也是該行業權威所在。就在最近,那不勒斯柴油動力研究所研製出了世界第一款實用性內燃機車。
該車採用柴油機驅動,比起蒸汽機驅動的鐵路機車,不管在效率還是動力上,都遠遠超出太多。
而義大利鐵路公司,對於那不勒斯柴油研究所研製的這款內燃機機車很感興趣,打算採購一批用於利比亞的運輸工作。
哪怕是其他動力研究所發展的不錯,但是米蘭動力實驗室依然是義大利最為知名的動力研究單位。因為其研究的方向,是目前最為人們所採用和知道的。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米蘭動力實驗室除了在汽車動力上有著傑出的表現之外,對於另一項動力的研究,同樣出類拔萃,那就是飛機動力的研究。
沒錯,目前各國飛行愛好者們所採用的的動力引擎,大多都是出自米蘭實驗室或者是仿製其的發動機。
不過因為飛機發動機太過於小眾,不是搞飛行愛好的人,基本都不知道米蘭實驗室對飛機飛行的推動有多大。
據一個著名飛行家的話來說,米蘭實驗室推出什麼樣的飛機引擎,決定了飛機發展的進度。
這話雖然聽起來有點過於絕對,但是從沒人站出來反駁來看,目前在航空界還真是這樣的結果。
或許有人會問,那麼多動力研究所,憑什麼由米蘭實驗室來決定飛機的動力水平。這問的好,因為動力研究所是需要花錢的,飛機飛行這種看起來知名度很高,但是卻極度小眾的遊戲導致其發動機需求量非常低。一年全球需求量可能就一百多臺。
這麼低的需求量,有哪個研究所捨得花大力氣去研究,是想要做慈善麼?
而米蘭實驗室是有著各大汽車公司的支援,所以拿一小部分資金進行研究(在某人干預之下),錢也不多,基本上每年就是差不多兩百萬里拉的樣子。
福爾克·麥吉是米蘭實驗室為數不多專門研究航空動力的專家,他幾乎每年都會推出一款航空發動機。他研製的發動機,重量偏輕,動力還好,在航空愛好者中很有口碑,所以每年都會賣出那麼十來臺。
雖然這填補不了其用在航空動力研究上的花費,但是多少也能減輕壓力。讓他能夠在動力實驗室內有著自己的研究場所,還能帶好幾個助手研究自己喜愛的技術,已經很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