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對飛艇的運用,可以說是非常成功的。利用飛艇運載量大能隨時降落的特點,成功將空降兵以及空襲點了出來。

陸軍如此努力,作為另一個軍種的海軍當然也不甘落後。

在一望無際的大海上,一艘飛艇在萬里無雲的天空中慢悠悠的飛行。

不過這艘飛艇看起來有點奇怪,因為其與現在主流的硬式飛艇有些不同,其看起來沒有那麼多支撐的桁架,另外與以前的軟式飛艇也不同,很明顯幾根支撐架撐起的痕跡浮現在飛艇上。

半硬式飛艇,是這個詞。

一個意圖結合硬式軟式兩種飛艇優點的新式飛艇。

至於為什麼海軍想要結合兩種飛艇的優點,研發這麼一款半硬式飛艇,這說起來就話長了。

在硬式飛艇表現出軍事作用之後,海軍方面一直想要研究飛艇的其他作用。

其長時間的滯空能力,以及遠比軍艦更高的速度,讓海軍對飛艇有著各種的想法。

其中用飛艇做偵查任務,是目前海軍認為最好的選擇。

本身義大利位置就優越,再加上其周邊的島嶼,對於飛艇的海上偵查有著極大的助力。

不過雖然義大利位置不錯,但是海軍方面卻是有雄心壯志,他們認為海軍是進攻兵種,不可能只在義大利周邊千里海域內活動,而如果出現在其他海域,那麼缺少飛艇這種便捷偵查手段的利器會多有不便。

這並不是海軍對於輕型軍艦的偵查任務不重視,而是在為自己提供更多的選擇,再說茫茫大海想要進行搜查敵人,肯定是手段越多越好。

而想要讓飛艇上艦其實並不容易,因為硬式飛艇不可壓縮的特性,導致想要海上運用飛艇的成本非常高。

你想啊,一艘小型偵查飛艇至少都是六七十米的長度,直徑也是十多米。而更加要命的是,硬式飛艇不能拆卸,這意味著能裝載這種硬式飛艇的船隻該有多大,更別說還需要考慮跟上軍艦的速度,以及其裝載、升降、補充等各方面的問題。

這樣算下來硬式飛艇上艦的成本太高,高到根本就沒人用得起,連財大氣粗捨得花錢的英美兩國都不行。

既然硬式飛艇上艦因為成本太高不行,那麼換個能收縮的飛艇行不行。別說,這個想法還真有搞頭。不過傳統的軟式飛艇,並不符合海軍方面的要求(太慢、容易被天氣干擾)。

此時有人提出結合硬式以及軟式兩種飛艇的特點,提出了半硬式飛艇的觀點。

而義大利海軍在聽到這個設想之後,非常的支援,為此還專門撥了一筆款用於該專案的研製工作。

目前的成果,就是天空中這艘看起來有些奇怪的飛艇。

現在,這艘飛艇正在進行緊張的測試,想要得到海軍的認可,對於該專案的負責人科伯恩教授來說,壓力一點也不小。

“記錄風力數值。”

在有些晃動的飛艇艙室內,科伯恩教授不斷下達著命令。

“12.3米每秒,是六級風力。”

一名測試員,觀察著測量儀的數值,向其報告著。

而聽到測試員的報告,讓科伯恩在晃動的艙室內眉頭緊皺。

因為透過艙內的晃動頻率,讓科伯恩飛快的計算出,腳下飛艇不適合飛行的風力等級,情況不容樂觀。

其實在內心裡,科伯恩經過之前的幾項測試,已經對腳下的半硬式飛艇有了大概的認知,測試的資料不如預期,這讓他內心有些急切了。不過這些都被他藏在心裡,在其他人面前他依然是胸有成竹的科伯恩教授。

“前方發現船隻,不知道是不是我們的目標。”

瞭望手觀察到遠處出現了船隻,立刻報告著。

“讓我們過去看看,是不是我們尋找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