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更多的資訊從高麗傳了回來。

鄭夢周確認遇刺身亡,李成桂再次出任了門下侍中,並且整頓軍隊控制了開京以及周圍地區。

而完全佔據了主動權以後,李成桂不知道是真的墜馬傷到起不來,還是故作姿態,反正就是上書辭職,並稱病不朝稱病不朝倒是可以理解,有可能是真的,但是你辭職倒是別接受宰相職位啊,很顯然,這一點就是在拿捏恭讓王了。

或者說,李成桂徹底打破了心魔,雙方撕破了臉皮,李成桂也就再無顧忌了。

不得已,局勢處於絕對劣勢下的恭讓王甚至親自到李成桂的忠義伯府痛哭流涕,感謝李成桂的“大恩大德”,敦請他出來視事。

當然,恭讓王也不僅僅是被重兵包圍之下慫了,其實也有拖延時間的目的。

他雖然還在開京裡面,被李成桂捏著生死,但他的兒子王奭,此刻已經逃到了濟州島上,濟州島上有大明的鄭國公常茂帶領的數千明軍,還有兩三萬可以徵召的蒙古勇士,再加上有一支專門負責運輸物資的水師,所以高麗軍隊對於那裡絕對是沒辦法的,王奭待在那裡安全無比。

而接下來,就是拖時間,等待大明的干預。

但對於大明是否會干預高麗的局勢,恭讓王也不確定。

道理很簡單,雖然看起來跟此前安南的情況差不多,都是權臣篡國,但實際上卻並不相同.大明的實際控制區域與安南直接接壤,但與高麗中間還有大片的緩衝區,只是地圖上接壤;而大明能從安南直接獲得肥沃的領土,能從高麗這裡得到的只有北部的崇山峻嶺;高麗的軍隊,也遠比安南數量更多且更加精銳,並且擁有更多的騎兵部隊。

但不管怎麼樣,只要王奭還活著,哪怕他死了,高麗也還有復國的希望。

南誾、鄭道傳、趙浚、趙仁沃等五十餘名心腹文官,此時已在密謀推戴李成桂正式受禪,李芳遠也讓南誾等籌備勸進事宜,恭讓王為了繼續拖延時間,到李成桂的府邸裡與李成桂盟誓,約定“世世子孫無相害”,相當於告訴李成桂,已經做好了禪位的準備。

七月十二日,恭讓王準備從開京北泉洞宮出發,到楸洞的李成桂忠義伯府邸舉行同盟儀式,儀仗已經列好,李成桂的心腹黨羽,門下侍中裴克廉突然發難,向恭愍王遺孀王大妃安氏逼宮,要她廢了恭讓王,安氏只能從命,恭讓王遂被廢。

次日,大妃命李成桂監錄國事。

隨後李成桂甚至連三辭三讓的把戲都懶得玩了,七月十六日,裴克廉等五十餘人在李成桂府上勸進,李成桂表現出惶恐的樣子,並且閉門不納,裴克廉等開啟其家門,將國印送到李成桂面前,李成桂又以“自古王者之興,非有天命不可,餘實否德,何敢當之”為由拒絕了一下。

而到了十七日,李成桂就接受了禪讓,在眾人簇擁下到壽昌宮登上王位,並且以“權知高麗國事”的名義派藝文館學士韓尚質作為使者向大明通報自己即位,以此試探大明的態度。

李成桂之所以這麼急,不把權臣篡位流程走完,就是因為時間不等人。

因為濟州島,已經有了隱約的訊息傳來。

雖然李成桂的間諜無法瞭解的太過詳細,但是隱約之間,濟州島已經開始了戰爭動員的訊息,是能夠確定的。

而李成桂派遣的使者韓尚質,剛剛從海路抵達大明的南京應天府,就知道情況很不妙了。

被冷遇了十多天,韓尚質才終於得以面見大明皇帝。

金碧輝煌的奉天殿殿之上,朱元璋端坐在龍椅之上,威嚴的目光彷彿能直接看透韓尚質的內心一樣,氣場直接拉滿。

韓尚質跪伏於地,顫抖著雙手呈上李成桂的書信,心中暗自祈禱,希望這位真龍能給予高麗一絲寬容。

誰料,朱元璋讀完信後,臉色驟變,怒不可遏地將書信擲於地上,聲音如雷震響。

“李成桂,此等篡國之行,實乃大逆不道!咱豈能容忍此等行徑!”

大殿之內,群臣噤若寒蟬,無人敢出一言以慰天顏。

“昔日高麗雖為我大明藩屬,卻也自有其國體尊嚴。李成桂以臣迫君,自立為王,此乃悖逆天理,人神共憤!大明絕不會坐視不理,任由此等奸佞之徒逍遙法外!”

韓尚質聞言,心頭咯噔一下.此行不僅未能達成試探之意,反而似乎激怒了這位真龍。

他強作鎮定,顫聲回應:“陛下息怒,臣此番前來,實乃傳達我國新王之意,望兩國和睦如初,共守藩籬之誼。”

“藩籬之誼?”

朱元璋冷笑一聲,語氣中毫無迴旋餘地:“李成桂若不悔過自新,親至大明負荊請罪,大明與高麗之間,恐再無寧日!”

言罷,他揮了揮手,示意韓尚質退下。

韓尚質退出大殿,心裡已經是哇涼哇涼的了,李成桂的篡位之舉,看來徹底惹怒了大明,怎麼對付高麗,現在就看大明要上多大的力度了。

朱元璋的怒火併沒有表面上那麼旺盛,實際上,李成桂篡國這件事情,早在幾年前就已經預料到了。

很快,朱元璋就召來了魏國公徐達和曹國公李文忠,如今他在軍事方面的左膀右臂。

一個是他的生死兄弟,一個是他的親侄子,都是天下名將,這時候朱元璋顯然是需要參考他們的意見的。

“李成桂這賊子,竟敢如此大膽,篡奪高麗王位。”

朱元璋並沒有怒目圓睜聲音如雷,而是似笑非笑道:“朕若不給他點顏色瞧瞧,他還真以為大明是泥捏的。”

在高麗使者韓尚質來到大明以前,關於這次該如何應對,已經基本上做好計劃了,或者說,五軍都督府從他們平常閒極無聊就開始準備的無數個預案裡,摸出了幾個最靠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