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與近代步槍的差距(第1/4頁)
章節報錯
清晨。
金色的陽光如綢帶般輕輕灑落,給皇宮披上了一層少見的色彩。
今天朱雄英接到了一個小任務,與代表陸師的李景隆和代表水師的馬三保一道,一起去兵仗局,根據徵安南之戰裡火器的實際使用情況,去提一些改進意見,並且朱雄英本人,還要根據現在大明的軍事工業生產能力,以及未來能夠從蟲洞裡獲得的裝置,來規劃兵仗局產能的發展方向。
穿過一道道宮牆與長廊,他們終於抵達了兵仗局的門前。
只見一位身著錦衣、頭戴烏紗帽的少監早已在此等候,見到朱雄英,他連忙跪地行禮,聲音中透著恭敬:“拜見吳王殿下。”
朱雄英微微頷首,示意他起身,目光卻已越過他,投向了兵仗局內部,那裡,是無數匠人日夜勞作的地方,是他們為大明製造火器的地方。
少監不敢怠慢,連忙在前引路,轉過一面牆,終於來到了一片開闊的場地,這裡,不算大量的學徒,足有數百名匠人正忙碌地操作著各種工具,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
之所以產能不能擴大,場地不能擴建,主要原因不是沒錢,太倉庫雖然緊張,但在軍事技術突破的撥款上面,肯定是有錢的,就算太倉庫沒錢,五軍都督府或者內帑,也會搭錢進來。
主要的問題在於,火器的生產,現在雖然做到了初步標準化,但是做不到嚴格標準化。
——因為沒有機床。
這是個老問題,上次的時候就透過秦嶺的蟲洞那次開啟,給現代世界反饋過,只不過壓縮餅乾好搞,在一次開啟時間內就能搞得到,而適合大明世界的機床不好搞而已。
數控機床雖然好,但是扔過來肯定用不了。
數控機床的能源消耗主要來自驅動系統、冷卻系統、控制系統和照明系統等多個方面,在這些系統中,驅動系統是最主要的能源消耗點,因為它需要消耗大量的電力來驅動各種執行器和電機,以實現機床的加工和運動。
對於大明來講,給一個軍工廠級別的大量數控機床穩定供電是基本實現不了的。
無線電臺,可以用乾電池供電,也可以用手搖發電機供電,耗電量極少,相當容易保養。
但是你用手搖發電機,給數控機床供電試試?胳膊搖廢了也供不上。
同樣,所有的工業裝置,都是需要先解決電的,工業用電的電力供應要麼是採用三相380V供電,要麼直接高壓電線進戶,與之對應的就是一整套的電力工業設施。
能不能搞到?
能。
但問題在於——送不過來。
就算有些蟲洞沒有時間回溯的限制,但這些發電裝置的體積,都是遠遠超過蟲洞橫截面的,所以根本送不過來。
送個圖紙過來倒是行,但有圖紙這個時代的人也建造不出來不是?畢竟這裡面涉及到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跟手搓一個風帆戰列艦還不一樣,風帆戰列艦是在大明世界的人的理解範圍內的技術。
而這種需要批次的工業裝置,如果不夠數量,哪怕弄出來一個,其實也沒用,這就跟朱雄英身上帶著手槍,但是這東西只能他自己用,沒法普遍給明軍列裝是一個道理,任何事物只要數量上來了,伴隨著的消耗,必定是類幾何級數增長的。
主流的發電方式,就是火力、水力、核能、風能、太陽能這幾種。
水力發電的裝置,肯定是送不過來的,核能更別提了,風能對於南方來講極不穩定,能夠實現小型化的其實就是太陽能發電,畢竟太陽能發電板的體積其實是相當小的。
但小型化的同時,也意味著發電效率不是特別高,所以對於大明來講,其實最正經的攀科技樹的路子,其實是走火力發電,也就是蒸汽輪機發電。
畢竟,現在大明是能夠自主研製蒸汽機的,雖然原始了一些,但這條路已經走了好多年了,起步比較簡單,也有一定的技術和人才積累。
火力發電廠一般包括燃燒系統、汽水系統、發電系統共三個系統,前兩個系統,就是蒸汽機的東西,具體來說,煤炭等燃料和空氣被送入鍋爐,經過化學處理的給水也被注入鍋爐,燃料在鍋爐內燃燒,釋放出的熱能使水轉化為高溫高壓的蒸汽,這些蒸汽隨後被引導到汽輪機中,使其旋轉做功,汽輪機的旋轉運動進一步帶動發電機,從而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一系列過程實現從燃料到電能的轉換。
如果想要大規模的獲取電力,現在大明已經基本上具備了前兩個系統的初步條件,可能還需要研製改進,但基本的東西都已經有了,不是什麼都沒有的空中樓閣。
所以,現在獲取電力,需要的就是能跟蒸汽機配套的發電機。
呃,倒是還有柴油發電之類的選項,但是柴油的提取又涉及到了石油化工,而且大明現在沒辦法獲取足夠方便得到的柴油,所以這個選項就被排除了。
因此,所有用電的工業裝置,眼下是肯定都用不了的,等送過來能跟蒸汽機配套的發電機以後,才能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