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富良江下游的航道逐漸疏通,大明水師的小船如同一條條銀色的游魚一般,開始溯江而上,向著中游逼近。

之所以是小船,是因為江面雖不寬,但水位較淺,大船難以通行,故雙方水師多以輕便靈活的小船為主,而相較於裝配了火炮的大船,小船之間的戰鬥更加原始,也更加激烈。

大規模的水戰並未馬上爆發,相反,雙方不約而同地保持了高度的剋制,明軍在江北繞開諒山的地方修建了水寨,如曹操赤壁故事。

當然,這種平靜只是暫時的,誰都知道明軍要渡江,就必須要獲得治水權,而想要獲得治水權,除了一場大規模水戰以外,沒有其他的辦法。

清晨,富良江上薄霧瀰漫,彷彿披上了一層輕紗,江面波光粼粼,幽深的有些令人難以琢磨。

而兩岸的水寨高塔中,大明與安南的瞭望手,都緊盯著對面的敵營。

明軍沒有繼續拖延了,水寨內,戰鼓擂動,士兵們迅速登上戰船,準備進行水戰決戰,來幫助大軍渡江。

從頭到尾,明軍都沒有強攻多邦城的打算,目的就是不跟安南軍在預設陣地糾纏,直接渡江。

畢竟,多邦城威脅明軍補給線的前提條件,是建立在他們能夠出去的基礎上,而之前怕打草驚蛇,所以明軍沒動作,只是每天打打炮,而現在水師到位了,明軍直接不裝了,開始在多邦城外圍修建圍牆,把多邦城圍起來.是的,字面意思上的圍城戰術,以前金人圍北宋太原,蒙古人圍南宋襄樊,都是這麼玩的,這些重鎮不怕敵人強攻,怕的就是敵人重兵圍困,而己方沒有援軍能上來,日子久了,對士氣的殺傷是非常大的,哪怕堅定如南宋釣魚城,在沒有任何希望後,也選擇了投降。

戰船上,旌旗獵獵,甲光閃閃,水師計程車兵們都已準備就緒。

對岸的安南水師也不甘示弱,早就戒備著呢,隨著瞭望手觀測到明軍水師有動靜,他們同樣整裝待發,準備迎接決戰。

安南水師的戰船雖然不如大明水師大,但船身輕便,機動性強,更適合在流速快的江面上作戰。

因為只有一條江的距離,所以雙方的動作,都是瞞不過人的,不存在戰役突然性,明軍也就大大方方地擂鼓了。

隨著戰鼓聲越來越密集,大明水師的戰船開始緩緩駛出水寨,向江心駛去,安南水師的戰船也幾乎在同一時間出動。

當兩軍戰船還沒接近時,明軍的炮兵卻率先開火了。

明軍火炮數量有限,炮兵陣地也無法完全覆蓋整個江面,不過安南軍的水師快到江心位置的時候,是能夠打到的。

火炮轟鳴,炮彈如流星般劃破天際,落在安南戰船上,激起一陣陣巨浪。

而這僅僅是剛開始,隨著雙方戰船不停接近,明軍的火炮開始變得更加精準了,一輪又一輪的炮擊打得安南軍的小船搖搖欲墜。

“砰!”

朱雄英這邊兩個炮組之一的一門火炮發射,炮彈很巧地落在安南軍的旗艦上,安南水師的旗艦被炮彈砸中,船帆被燒焦,冒著黑煙,搖搖晃晃,險些沉沒。

“該死的明狗,給我反擊。”安南水師統帥阮永泰憤怒地咆哮道。

“嘩啦啦!”一陣陣水花濺起。

“嘭~”明軍的另外一門火炮發出驚天的響聲,炮彈又是直奔它這個方向來的。

雖然炮擊沒能造成太多的殺傷,但卻極大地震撼了敵軍,鼓舞了己方計程車氣。

而隨著距離的進一步拉近,雙方船上的床弩開始發射。

“咻!”

短槍一樣的床弩,帶著駭人的音嘯激射而出。

安南水師不甘示弱,也開始發射弓弩還擊。

“嗖!嗖!嗖!”安南戰船上的弓弩,一根根粗木為杆做成的利箭射向了明軍戰船。

一時間,江面上箭矢如飛。

安南水師的戰船比起大明水師的戰船要小很多,體型上處於劣勢,說是小舢板也不為過,而進入富良江的大明水師,則都是從廣東福建調過來的正經水師,雖然沒有遠洋艦隊那麼多大船,但在水戰方面,也可以說是大明難得的勁旅了,畢竟相較於太平日久的內河水師,浙江、福建、關東這三個地方,是有著跟倭寇和海島小規模作戰經驗的。

不過這支進入富良江的大明水師雖然基本上沒有配備寶貴的火炮,但卻有小型的砲車,這些砲車,是可以投射火藥桶的。

“嘭~嘭~嘭~嘭~”一連串的火藥爆炸聲在安南戰船上響起。

一艘安南小船被炸得傾斜,船艙被炸塌,戰船上計程車兵紛紛跌倒在地,隨著船身劇烈晃動,船體開始迅速進水,船上計程車兵紛紛跳河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