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雞翎關的攻克,東路明軍計程車氣達到了頂峰。

朱雄英和同伴們站在關城之上,眺望著富良江的方向。

這是他在這個世界參與的第一場戰爭,戰爭以極為殘忍的方式,將鐵與血展露在了他的面前。

撫摸著關牆崩斷的箭垛,看著上面的斑斑血漬,朱雄英的腦海裡卻莫名地閃過了一個念頭——火器真是一個“善良”的發明,在遠距離就能射殺敵人,不用讓操縱火器計程車兵感受到冷兵器戰爭肉搏的痛苦。

實際上,在朱雄英看來,大明現在裝備的這些火炮,哪怕是所謂的“新式火炮”,其實也已經比較落後了,按照他的設想,最起碼大明的火器,要先發展到拿破崙時代的那種水平。

當然,這裡不只是單純的火器,而是與之配套的整個工業水平。

因為對於總數二百多萬人的明軍來講,單獨送來一些先進武器,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因為大明既無法制造出與之配套的零部件來維修,也無法生產需要大量消耗的彈藥出來,而且,明軍的運力也跟不上。

要知道,像是這種二十多萬人參與的大規模戰役,哪怕明軍的火炮裝備比例其實已經非常非常低了,但每天消耗的彈藥,依舊是一個極為驚人的數字。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萬兩黃金裡有九千兩花在了炮彈上。

所以,火器化率的提高,要考慮的不僅僅是武器本身,還有配套的工業生產能力和運輸能力。

就算現在給明軍一堆現代火炮,巨量消耗的炮彈從哪來?搞這些東西不說難如登天也差不多了,或許在國外方便一點,但蟲洞畢竟是在國內,基本上是沒辦法運輸的。

因此,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等到下次時空蟲洞開啟以後,還是搞點近代火器的配套生產裝置比較好。

不過這都是以後的事情了,兩邊時間流速不同,對於大明這邊過去了將近一年,朱雄英都已經站穩腳跟並且參與到歷史大事件中了,但其實對於現代世界來講,也只是不到一個樣而已,而且即便是那頭收到了朱雄英的請求,去收集物資也是需要時間的,所以大明的發展也確實急不得。

一切都有慢慢來的時間,正因如此,朱雄英並沒有急著在這場戰爭中去急功近利地表現什麼,而是用自己的節奏不斷地熟悉戰爭、瞭解戰爭,明白戰爭中發生的這些事情,跟書上和文報上的記載究竟有什麼差別,明白將領和士兵,在戰爭中考慮的事情究竟是什麼。

實際上,隨著雞翎關的攻克,東西兩路軍開始向富良江方向靠攏合兵一處,整個安南的戰局,也已經在聯軍崩潰後的反轉中,再次反轉了過來。

不過這種大方向的局勢,卻並非是很多基層的明軍士兵和軍官們考慮的事情,士兵們根據上級層層轉達的命令,開始了他們的行動。

一部分人留下來將雞翎關建成後勤基地,並且修補城牆以備日後戰局不利之用。

剩下的軍隊則按照戰損程度開始分批休整,而大量狀態比較好並沒有在攻城中傷筋動骨的部隊,則繼續向前。

雞翎關到富良江的路不好走,不過也不是沒有路,朱雄英跟著炮手們一起用騾馬牽引著火炮好在不需要他們扛在肩膀上,實際上也確實扛不動,這玩意太沉了,要是人力來抗,抗不了多遠就得趴下,主要還是得靠騾馬帶動輪子走。

但也有人抗的時候,隨著隊伍緩緩行進,朱雄英和同行的炮手們汗流浹背,腳下的土地雖不再泥濘,但崎嶇不平的山路卻使得行進速度大打折扣,每當騾馬不堪重負時,他們便不得不眾人合力,肩扛手提,一步步挪動這沉重的傢伙。

過程很痛苦,但值得慶幸的一點,是往南到富良江沿岸就不是煙瘴區了。

途中,士兵們偶爾也會得到休息的機會,通常都會找處樹蔭清掃乾淨毒蟲後歇息片刻。

明軍的炮手,除了來自幼軍的這批少年,同時也有其他地方的,短暫的休息時間裡,來自天南海北的炮手們會互相打趣。

他們用家鄉話聊著天,話題從家鄉的趣事到戰場的傳聞,再到對家人的思念,不一而足。

“聽說富良江那邊‘風景如畫’,等打完了仗,咱們可得好好逛逛。”一個身材魁梧的炮手擦著汗,咧嘴笑道。

看他擠眉弄眼的樣子,就知道他說的風景如畫,自然不是字面意思。

“得了吧,就你這模樣,別嚇到人家姑娘才是。”旁邊一個瘦小的炮手打趣道,引來一陣鬨笑。

朱雄英等人,這時候也從後面追了上來,來到此地歇息,蹲在樹下加入了他們的聊天,雖然他的年紀不大,但憑藉著遠超這個時代普通人的知識,很快便與這些老炮手們打成了一片。

“兄弟年紀雖小,但見識不凡啊。”魁梧的炮手稱讚道。

朱雄英謙虛地擺擺手,道:“哪裡哪裡,都是書上看到的。”

正說著,前方傳來號令,隊伍即將繼續行進。

炮手們紛紛起身,整理裝備,準備再次上路,萍水相逢的炮手們,並沒有意識到朱雄英的身份,畢竟朱雄英已經成年了,身材又高大,跟他們聽聞的印象裡的那些還沒長大成人的皇孫實在是不相符,再加上臉龐有些黑,筋骨肌肉也跟其他當兵的一樣,就更沒往其他地方想了。

實際上,在戰爭中,底層士兵們獲知的資訊都是極為有限的,每個人能知道的,可能基本上就是自己所屬百戶裡發生的事情就了不起了,而對於此外更多的事情,譬如千戶官長什麼樣子,指揮使叫什麼名字,以及更上層的八卦,就基本上一無所知了,可能知道的最多,也就是個孤零零的名字,根本和人對不上號。

而且軍隊裡為了防止軍心動搖,一般來講,都是禁止討論這些有的沒的事情的。

朱雄英帶領的小旗,也繼續開始行軍,心中卻對即將到來的富良江之戰充滿了期待.想想看,數十萬大軍過江,是個什麼宏偉場景?

隨著隊伍的行進,富良江逐漸映入眼簾,江水滔滔,波光粼粼,彷彿一條銀色的巨龍橫臥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