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1/3頁)
章節報錯
海王公司捂盤惜售,其他工廠的貨又供不應求,導致市面上的三七供應越來越少。
貨少了,三七價格的自然開始漲了。
原來通貨在四十左右,現在漲到了四十五,連帶著輔料都漲了不少錢。
這下老闆們更是心急如焚,挖空心思的去找貨,可其他加工廠根本就滿足不了啊。
不少人兜兜轉轉又回到了海王。
這次陳陽乾脆連見都不見了。
眼瞅著一車又一車的新鮮三七被送進海王,老闆們心裡著急啊,各種求爺爺告奶奶找各種門路疏通到陳陽門上。
華夏是個人情社會,就算陳陽隔絕了所有通道,但還是有人能透過關係找到他。
有些面子能抹,但有些不能也不好抹。
這其中有大老劉朋友的,也有布曼的,還有當地國字號單位的領導。
當然人家也很客氣。
xxx是我的熟人,想搞點貨,陳老闆看看方便嗎?方便的話給幫幫忙?
陳陽能說不方便嗎?
只能硬著頭皮接待了一些關係戶。
不過呢,陳陽也提出了相應的條件。
買貨可以,但必須捎帶一定比例的輔料,否則就不賣了。
我給你面子,你也得給我面子。
捆綁銷售嘛?
來我這裡買,就這個規矩。
當然了,來買貨的老闆也都講究。
只要能搞到貨就成,至於輔料,就當是人情費了,再說了現在輔料也漲價,搞回去也不賠。
就這樣一個月的時間裡,每隔幾天就會有一批關係戶從海王買走一部分藥材。
每隔幾天,海王就會釋放一點庫存。
這樣做也不是沒有好處,因為海王的輸出,市場上的三七價格基本上也穩在了四十五。
基本上沒有造成太大的漲跌。
這也是陳陽喜聞樂見的。
因為價格穩定,海王收鮮貨的價格也穩定,一旦價格暴漲,鮮貨的價格也會暴漲,增加收貨成本。
現在的陳陽就想著穩穩當當的過去這個收貨季,然後就可以關上門坐享其成了。
……
這天又有關係戶找到了陳陽,說是想從廠裡搞點貨。
陳陽也點頭了。
當小會計劉慧把清單遞到陳陽手上簽字的時候,陳陽這才發現了問題。
這車貨居然是發往譙城的?
呵呵!
冤家路窄啊!
再看一眼收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