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要的就是話語權(第2/3頁)
章節報錯
得!
海王牛逼,你財大氣粗,你賠得起。
老子賠不起。
老子不玩了,都給你,都給你好不好?
於是乎除了一些規模大的廠,絕大部分的小廠老闆都把貨源轉給了海王,安心的賺那點辛苦費。
如此一來,海王徹底的掌握了周邊的貨源。
又一個月過去了。
海王的收貨的規模越來越大,很多加工廠的老闆都轉職成為了為海王供貨的經紀人。
陳陽順理成章的跟他們簽訂了供貨協議,約定今年出的鮮貨都要供給海王。
對於那些藥農,陳陽也簽訂了包田協議。
所謂的包田協議就是你這一塊地一年內的所有的產出,海王都收了,價格也隨行就市。
藥農們難得找到了一個穩定的收貨老闆,自然也樂意簽約。
就這樣,海王幾乎壟斷了文山境內大部分的貨源,成為了文山除雲藥廣藥兩家大廠之外的第三大成品三七藥材的加工商。
……
由於海王的強勢介入,文山的整個三七產業受到了影響。
很多商人忽然發現市面上流通的三七越來越少,三七的輔料卻越來越大,價格也越來越差。
這不科學啊!
三七成品跟輔料是相輔相成的。
三七輔料大量的上市造成了價格的坍塌,三七成品的供應量也要增加才是。
但現在的情況是三七成品卻越來越少?
物以稀為貴!
三七成品少了,價格自然有些抬頭,有貨的商人們也開始坐地起價。
幾年不溫不火的三七開始緩緩的上漲?
自古買漲不買跌,三七上漲了,商人們自然來了興趣,不少人紛紛跑下鄉,去找加工廠買貨。
可讓他們大跌眼鏡的是,原本林立的小加工廠忽然間都關門了。
老闆也都聯絡不上了。
這什麼個情況?
一眾商人也是面面相覷。
不過找貨要緊,其他都先放放。
這些人關係廣路子多。
有的找到以前搞貨的老闆,已經變成經紀人的老闆告訴他們,想買貨,去海王。
有的找到了藥農,問他們的鮮貨都賣給了誰。藥農也告訴他們,海王包圓了。
也有的摸到了一些殘存的廠子,但這些廠子基本上也是供不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