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勇正式開啟了訓練模式。

對於達馬託的拳擊理念而言,防守很顯然不是主題。

這點從泰森的比賽風格就能看出,鐘擺式搖閃,組合重擊,連續的虛晃,前進的腳步,才是達馬斯體系的核心。

從比賽節奏來說,與大部分主流拳擊重視打點打法是不一樣的。

而且達馬託極其看重力量訓練。

實際上,在早些年的時候,關於拳擊手是否進行力量超強度的力量訓練,一直都是爭議性話題!

為什麼呢?

因為在很多人看來,太大的肌肉,是會影響拳手的速度,以及靈敏性的,在比賽中並不佔什麼便宜。

但是達馬託的訓練體系中,力量訓練很重要!

後來泰森的成功也證實了這一點的確是有效果的。

實際上,肖勇在夢境空間中,都是自己摸索訓練。

對比達馬託的訓練,很多東西,他練的沒有那麼精細。

比如,達馬託接手了他的訓練之後,給肖勇提供了更加清晰的訓練方向。

第一頸部肌肉!

這其實是肖勇鍛鍊不算太多的位置。

但是達馬託要求肖勇必須進行強化訓練!

之後就是腿部,腰腹等位置!

這些位置,肖勇的訓練量其實一直都不小!

但是自從達馬託接手之後,開始了更加瘋狂的壓榨。

泰森曾經說過,關於力量訓練,他從來都不擔心。

因為達馬託對此十分在行。

實際上,拳擊手發力的真正部位與技術動作的表現部位完全不同。對於發力來說,大腿、臀部和腰部才是最重要的。

相比較而言,比如大家以為打出重拳的手臂肌肉,不是說不重要,但是並不起決定性的作用!

現代搏擊中,由轉體帶動身軀打擊出巨大力量,已經是共識!

達馬託在肖勇的力量訓練中安置了大量的大重量深蹲、腿舉、箭步蹲和前蹲。

而很少練習臥推和彎舉。

因為上半身某些肌肉過大,的確會影響靈活性,這也是事實。

泰森就曾公開表示:“我很慶幸自己走了正確的路。很多人正好相反,他們把胸肌和胳膊練得像麵包一樣,而大腿卻十分纖弱。每當碰到這樣的人我都感到好笑,這不過是個活動的沙袋罷了。”

這也是泰森對達馬託拳擊理念的認可!

實際上,當達馬託越來越瞭解系統空間的神奇之後。

他對肖勇的期待,甚至超越了泰森!

原因也很簡單。

簡單來說,正常拳手的力量訓練,是要有間隔休息的!

比如一週七天,每天都有不同的訓練內容。

因為拳手肌肉需要休息,太高強度的訓練,身體承受不住。

肌肉需要一個恢復週期!

而肖勇,則完全沒有這個顧慮,對他而言,只是需要停止訓練十分鐘,他就會立刻恢復全部體能!

能夠生龍活虎的去做下一項運動,甚至強化效果都會在身上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