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兒的表情管理快要失控了。

她何曾見識過路遠凌吃癟的場景。

真是活久見了!

這件事要是說給同事們聽,肯定沒有一個人會相信,一直強勢逼人的路總,居然會對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做出讓步,而且是兩次!

今天這開啟方式不對勁!

場面就這麼冷下來了,杜月兒也不敢說話,待到第一道菜上桌,路遠凌第一個打破沉默:“來,吃菜。”

魏一點點頭,開始沉浸到美食的世界裡。

這個美食世界,很純粹,只有一個單純的吃貨,沉浸式享受著美食。

第一道菜名叫伊比利亞黑毛豬叉燒。

廚師現場用54°的津港老字號玫瑰露酒燃起瓷盤裡的海鹽,隨後不斷翻炒著海鹽,升騰起的火焰不斷炙烤著以“叉雞”呈現的火色叉燒上,視覺享受之餘,酒鹽香氣撲鼻,儀式感直接拉滿。

伊比利亞黑毛豬起源於距今5500年前(公元前約3500年前)在伊比利亞半島的地中海地區棲息的一種野豬,體形肥小,豬蹄也是黑色,千年來的混種繁衍使伊比利亞豬完全適應西國南部、西南部的氣候和覓食環境。

而世界範圍內則以伊比利亞地名為其命名。

此種豬是歐洲古生態系統唯一自由放養的豬種,也是最接近野豬的品種。

由於伊比利亞黑毛豬在野外的生活,食用大量的橡木果,使其脂肪和肌肉分佈呈大理石紋,類似和牛的「霜降」紋路。

除了製作著名的伊比利亞火腿,它的鮮肉也供應至世界各地的高階餐廳、扒房。

好食者曾將伊比利亞豬肉和霓虹國黑豚肉、漂亮國極黑豚肉進行比較,最終評出結果:

伊比利亞豬肉以肉味濃而香甜,具有嚼勁但鬆軟無筋,並有微微橡果香獲勝,而霓虹國黑豚或漂亮國極黑豚,嚼勁和肉味都略遜一籌。

除此之外,在伊比利亞黑毛豬體內的肌肉和脂肪之中儲存著大量濃度的不飽和油酸,維生素B和抗氧化物質,因此被戲稱為長了腳的橄欖,也被譽為「世界上最好吃的豬肉」。

魏一夾起一塊表皮被炙烤成焦褐色的伊比利亞黑毛豬叉燒,送入口中,肉質肥瘦相間、潤而不柴,瘦肉的細膩感和油脂散發出來的香氣結合起來,口感醇香而不油膩,口味偏甜,嚼有餘韻。

咀嚼完嚥下之後,唇齒間還殘留有玫瑰酒香,當真美味至極。

路遠凌也吃完一塊叉燒,眼角餘光觀察著魏一的神態,發現他好像進入了一種神秘的境界。

那種完全融入美食世界的沉浸式體驗的境界。

旁若無人,唯有美食。

與知名美食家打交道多年的路遠凌,第一次看到如此享受的神態,頓時驚為天人。

這種境界已經打敗無數人了!

換而言之,看著魏一享受美食,也是一種奇妙的視覺享受。

杜月兒細心觀察到路遠凌臉上帶著不易察覺的震驚,心裡暗笑不已。

任何人第一次跟魏一一起吃飯,都會出現這種不值錢的表情。

自己是第二次了,所以沒有第一次感受那麼強烈了。

如果魏一的美食品鑑能力能夠征服強勢的路遠凌,這麼想想心裡還有種莫名其妙的激動是怎麼回事?

難不成我的隱藏腐女屬性要暴露出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