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這個規矩也有個典故,說是一破落子弟在飲茶時,將一隻麻雀放在茶壺裡,服務員續水時,壺蓋開啟時麻雀飛走,於是硬說是隻金絲雀,訛茶樓一把。

從此由茶客自己開壺蓋,延續至今。

緩了兩分鐘,魏一繼續開動。

叉燒包貴為茶樓四大點心之首,在五十年代,甚至還有創作人把這份狂熱寫進了歌詞裡。

魏一這次不用筷子,伸手拿起一個叉燒,左右手各捏住一邊,輕輕一掰,叉燒包便張開口,

露出叉燒餡料,滲發出陣陣叉燒的香味。

輕輕咬下一口,雪白松軟的包子皮,彷彿在咬棉花糖一樣,裹著蠔油芡汁的叉燒餡,香滑鹹鮮,第一口熱騰騰的滋味太難忘了。

吃著美味的叉燒包,魏一無可避免想到了童年陰影電影(怕引起讀者不適,此處不留電影名)。

等吃完三個叉燒包,魏一感覺自己已經有了9分飽,幸好最後一份點心,豉汁鳳爪的分量並不是特別多,還是吃得下的。

小巧的蒸籠裡,白色的布碟上整齊擺放著四個通體醬紅色的胖胖的鳳爪,鳳爪上的豉油泛著誘人油光。

魏一夾起一隻鳳爪放在嘴裡,鬆軟的皮肉已經脫骨,無需咀嚼,鳳爪就在嘴裡融化成半固體的凍兒,豉汁的香味中,感覺滿嘴都是骨膠原在滑動。

魏一淺吐出小骨頭,再去啃鳳爪掌心的那一塊兒厚厚的肉墊,和其它部位的酥軟不同,這肉墊連著筋,嚼起來很勁道,用舌頭轉一圈,也輕鬆脫骨了。

超級入味的豉汁鳳爪,重新整理了魏一對雞爪子的固有認知,雖然沒有大魚大肉吃得痛快,但是鳳爪特有的膠質口感足以征服任何人的味蕾。

食神之舌發揮作用,魏一發現豉汁鳳爪在製作過程中,透過先炸再泡水最後上鍋蒸制的方法,讓雞爪的絕妙口感發揚到極致。

如此複雜的製作工序造就出來的鳳爪,不禁讓魏一唇齒留香,連啃骨頭都變成一種樂趣。

不知不覺間,魏一將幾個鳳爪啃食乾淨,甚至骨頭都沒放過,悉數被他咬爛成碎渣吐出。

蒸籠中的紅色醬汁裡有幾枚紅色的花生米,魏一夾起花生放在嘴裡,花生入口即化成泥,醬汁充盈入口綿軟,飽含著對豉汁鳳瓜的回味。

豉汁鳳爪應該會更受女生們的青睞,因為它不僅美味,還富含骨膠原,多吃能美容。

魏一慶幸的是,自己機智的將豉汁鳳爪留到最後,這是今天早茶探店,最完美的壓軸體驗。

魏一對著鏡頭說了一句記得按時吃飯,便結束了今天的錄製。

早茶點心還有很多,一期探店是吃不完的,除非像某些美食博主一樣,所有點心點一份,然後只嘗一口就不吃了。

太浪費了,浪費是可恥的,魏一絕不允許自己這麼做。

所以早茶做成一個系列,也是未嘗不可的。

魏一拿上臺卡去收銀處買單,掃碼付款42元,這是魏一目前吃過的最貴早餐。

走出茶樓,魏一迫不及待趕回家剪輯早茶影片。

PS:求點推薦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