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魔方號星艦(1)(第1/2頁)
章節報錯
沒錯,中國人建造了一艘魔方號星艦。
魔方號星艦是第七空間技術研究院成立以後,首次立項設計,首次立項興建,並歷時十五年時間才在第七區的近地高空軌道上最終完成的一艘大型宇宙飛船。
話說,其他洲際星艦基地建造一艘大型星艦也就不過810年時間,為什麼魔方號星艦卻整整花費了十五年的時間呢?
原因,無他。
因為這艘魔方號星艦並不普通。
首先,魔方號星艦並不是一艘普通的星艦,它是一艘系外星艦。
其次,魔方號星艦也不是一艘普通的系外星艦,它是一艘大型的系外星艦。
第三,魔方號星艦也不是一艘普通的大型系外星艦,它是一艘巨無霸級別的星艦。
第四,魔方號星艦也不是一艘普通的巨無霸級別的星艦,它是一艘一去不回頭的單程星艦。
也就是說,魔方號星際是一艘在設計之初就已經被定義的星艦,它是一艘啟程離開地球后就不會回航的太陽系外移民星艦。
正因如此,這艘早已被特殊定義的巨無霸星艦從最初的研發設計,到正式開始興建,再到全部興建完畢這就耗費掉了整整的十年時間,而剩下的另外五年時間其實就是一直在等。
等?
是的,就是在等。
可是,它在等什麼呢?
原因無他,當然是在等地球人類突破最後的光速。
那是因為,當魔方號星艦歷時整整十年時間終於建造完成之時,地球人類並沒有突破最後的光速,而突破光速對地球人類而言真的是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
當旅行者一號在1977年以6萬公里的時速飛離地球時,足足飛行了37年以後才在2014年被前NASA正式宣佈它已經離開飛出了柯伊伯帶,正朝著奧爾特星雲飛去,
這在當時,是人類航天史上一座極具紀念意義的里程碑。
但事實上柯伊伯帶並不是太陽系的邊緣,旅行者一號穿越柯伊伯帶後進入的奧爾特星雲是一片異常神秘的星域,這裡才是太陽系的真正邊界,旅行者一號只有飛出奧爾特星雲才算是真正飛出了太陽系。而以旅行者一號的行進時速,當它真正的飛出太陽系時,那都已經是17000年以後的事情了。
所幸,地球人類是高階智慧生物。
當帕克探測器在2018年離開地球之時,平均飛行時速已經達70萬公里,差不多是旅行者一號的12倍,這是人類提升星際速度的一個里程碑式的記錄。
但地球人類是一個不斷追求進步的物種,在追求星際速度的道路上不斷突飛猛進,而且成績顯著。於是乎在二十一世紀中期以前,人類探測器飛離地球的時速越來越快,100萬公里,200萬公里、300萬公里,快,更快,還要更加的快。
越來越多的人類探測器就這樣在不斷提速的過程中飛離地球,不斷的飛向宇宙深空。
在二十一世紀中後期,當人類首次突破了1000萬公里的時速以後,就開始以2000萬公里的時速、3000萬公里的時速不斷快速邁進。繼而在二十一世紀末,人類一鼓作氣的突破了5000萬公里的時速,為二十一世紀末的收官落下了極具里程碑的完美句號。
當人類邁進二十二世紀初年以後,也就是在2100年,中國科學界就綻放出了最耀眼的科技之光。
中國科研人員首次成功的研製出了反原子和反物質推進器,首次突破了地球人類翹首以盼的第一亞光速,將人類送出太陽系的理論時間縮短到了35個月。
就在當年,三艘載人星艦就先後從第一、第二、第三區的星際基地出發了,以第一亞速向太陽系外飛去。但讓人遺憾的卻是,這三艘星艦在進入奧爾特星雲以後就先後與地球失去了聯絡,而這一切都發生在它們進入奧爾特星雲的第一天。
人類在太陽系內啟動的一系列搜救行動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但這三艘載人星艦就猶如石沉大海一般,從此以後就了無蹤跡。
而在5年以後,也就是在2105年,中國科研人員又繼續向前邁進了一大步。他們成功的提升了反物質推進器的轉換效能,成功突破了第二亞光速,將人類送出太陽系的理論時間又縮短到了28個月。
於是,也是在同一年,又有三艘載人星艦先後從第四、第五、第六區的星際基地出發了,以第二亞速向太陽系外飛去。但讓人同樣遺憾的是,這三艘星艦在進入奧爾特星雲以後也先後與地球失去了聯絡,而這一切也都發生在星艦進入奧爾特星雲的第一天。
同樣,人類在太陽系內啟動的一系列搜尋行動也是無所不用其極,但這三艘載人星艦也石沉大海,也從此了無音訊了。
又過了10年,也就是2115年,中國科學界再一次成功的突破了第三亞光速,將人類送出太陽系的理論時間縮短到了21個月。
這訊息一經發布,全地球人類為之雀躍。
原因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