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婆列一看,便明白燕王是要提條件。

不過也很正常就是,求人辦事哪有不割點肉的。

若是無慾無求,反倒值得可疑了。

所以陳婆列毫不猶豫道,「殿下有何要求直管提,外臣認為,鄙國定會竭盡所能滿足的。」

「是麼?」趙孟啟倒是沒想到這陳婆列會如此乾脆的表態。

隨即他又搖搖頭,「你怎麼認為不打緊,畢竟你未必做得了主。」

「呃…」陳婆列一滯,看這樣子,怕不是要坐地起價,獅子大開口吧?

接著他便苦笑,「無論如何,總得殿下先提出來再商量吧。」

料定燕王的條件會不一般,但在這眼巴前,又有什麼不能商量呢。

原先,安南向燕王求援,為的也並不是援軍,而是別有所圖。

畢竟在"大越君臣"眼裡,宋軍不會比自家軍隊強,來援個兩三萬也就聊勝於無。

甚至覺得燕王給自己建的這支"幼軍",多少有些玩鬧性質,怕是連普通宋軍都大有不如。

然而陳婆列在山裡被遛了一個月,近距離接觸過許多東衛連隊,認識到這支幼軍有多精銳。

單就那股意氣昂揚戰天鬥地的精神,便是大越最強的四天、四聖、四神諸軍都不具備的。

加上宋軍兵甲本來就犀利,而燕王的東衛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顯然戰力不可小覷。

因此陳婆列意識到,只要燕王願意帶兵前往支援,那大越起碼能增加兩三成力量。

他自己已經打定主意,不惜一切代價,換取燕王出兵。

哪怕最後是皇叔和皇兄不答應,也不能單單怪我辦事不力。

趙孟啟瞟了他一眼,淡淡道,「放心,孤還不至於趁火打劫,所提要求,皆是為了援戰。」

陳婆列重重點頭,「外臣明白,安南偏僻小邦,地狹物寡,沒什麼可入殿下法眼,若不是為盡宗主之義,共抗蒙韃,殿下都懶得費心思,不管殿下有任何要求,根子上還是為了救助安南,假若鄙國君臣對此有不理解的地方,外臣也會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使盡渾身解數,達成此次援戰協議。」

「你很好,很明事理,安南派你前來算是選對人了。」趙孟啟淡淡一笑。

然後鄭重道,「出兵貴國,首要解決的就是糧餉後勤。」

「孤這次打算動用水陸兩軍共計四萬,餉錢就不用你們出了,但需為孤準備三十萬石軍糧。」

「三十萬石?」陳婆列大愕。

即便兵力真有四萬足額,那算下來也是一人七石五斗糧食,敞開肚皮吃也能吃十來個月了。

不過,以安南的糧價,差不多也才一貫多錢一石。

既然燕王不要餉錢,那就當是八貫錢僱了一個精銳戰兵,而且還是一次性付清。

算起來還是挺划得來的,反正剛徵了秋賦,糧食多得是。

陳婆列心中盤算一番後,趕緊道,「這個沒問題,鄙國肯定能辦到。」

趙孟啟微微頷首,「大軍跨海,要有一個落腳點,你們大黃江入海口,原本就有一處港口吧。」

大黃江是紅河下游分支,也是從升龍城出海的主要河道,水深江闊,便是通行神舟那樣的巨船都沒問題。

雖然神舟在這個時代是當之無愧的巨無霸,但用後世排水量算,也就千噸左右,何況木質船體吃水更淺一些。

所以陳婆列對燕王的選擇也毫不奇怪,「回殿下,是有一座海港,而且還是鄙國數一數二的大港。」

「那好,你們把整個港口及附近的區域暫時徵用下來,作為孤

大軍駐地,軍糧也運到那裡屯放。」

「這個……雖然難度,但外臣覺得應該能辦到。」

「另外,海船雖能入江,不過也有許多河道會有限制,所以還需貴國提供內河船隻,越多越好,可以不用戰船。」

「呃,外臣記下了。」

「孤麾下基本都是戰兵,所以需要貴國提供民夫,否則無法保障後勤……」

「外臣記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