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正軍之外,李曾伯還在各州招募許多土著漢蕃,組成民團,總數達到近五萬。

不過都分散在各處,而且也從未見過戰爭,基本沒有什麼戰鬥力。

原本歷史上,也有兩萬多民團,但在蒙軍入侵時,由始至終都沒起到一點作用。

然而在眼下,朝廷對廣南的支援力度大了很多,要錢給錢,要糧給糧,需要官職告身也儘量滿足。

李曾伯手上的錢糧充裕,招募的人數翻倍還多,更是選派有經驗的小武官負責指揮訓練。

也不需要這些民團多能打,最大的要求便是聽話、肯幹、耐勞、有組織、有秩序。

九月底,李曾伯向各州下發集兵令,要求所有民團在忙完秋收後,前往欽州集結待命。

在九月的最後一天,呂文德也終於踏進了播州安撫司治所播川縣城。

為此,他只能帶著小隊人馬先行,大部隊交由呂師夔和堂弟呂文煥率領著後續趕到。

瓊州島山地中,陳婆列亦步亦趨追著燕王的蹤跡,好幾次就差那麼一點就追上了,卻又失之交臂。

到了中部山區後,遇到了不少東衛小部隊,卻更難確定燕王的位置了。琇書網

十月初,陳婆列一行,不幸在深山裡迷了路,轉悠了五六天,才重新找回路徑。

歷經波折,陳婆列也不想再盲目追蹤了,決定直接前往州治瓊山縣城。

拖著瘦了一大圈還疲憊不堪的身體,吭哧吭哧出了山,到了瓊山縣城時,已經是十月初十。

縣城外,扎有許多兵營,結束拉練的各部隊,都陸續來到這裡集結休整。

陳婆列也以為苦盡甘來,終於能見到燕王了。

誰知一詢問,燕王早幾天就從山裡出來了,但此時卻不在瓊山,說是去了臨高……

陳婆列差點崩潰,但想著九十九步都走過來了,不能差著最後一哆嗦。

於是帶著人又緊趕慢趕地追到了臨高縣城。

結果臨高知縣告訴他,燕王是來過,但三天前就乘船走了,不知是去了雷州還是欽州。

陳婆列徹底扛不住,病倒了……

而趙孟啟,其實先去了雷州,接上牟子才,再一起抵達了欽州。

從秦漢以來,欽州便是海上絲綢之路的一處節點,因此有多處港口。

犀牛腳烏雷、龍門港、欽江下游的沙井港、茅嶺江下游的三墩等處,都是商船停泊和出發地。

楊棟出任兩廣轉運使兼知欽州後,沒顧上修城,而是著重修繕擴建這些港口。

趙孟啟搭乘的商船,便停靠在沙井港碼頭上。

他這是刻意保持低調,避免引起太多人注意。

如今的沙井港,成為了專門軍用的海陸轉運中心。

海量的軍事物資從泉州廣州瓊州等地陸續運來,存放入新修不久的倉房中。

然後由到達欽州的民團,再透過陸路運往邕州。

趙孟啟和牟子才穿著便服,看起來就好似普通士紳,帶著一干隨從,進了欽州治所安遠縣城。

之前的縣城區域並不大,而且城牆殘破,此時也只是用木柵欄將缺口補上。

不過市面顯得挺繁榮,連城牆外都新建了許多民宅和商鋪工坊。

如織的人流中,不但能聽到許多不同的口音,也能見到服飾迥異的少民夷蕃。

熙熙攘攘,熱熱鬧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