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蒙古人早期,武備十分簡陋,能依仗的就是好馬和射術,基本上都是輕騎兵。

當面對敵方堅陣時,他們不想,也不能直接撞上去,否則就是以卵擊石。

於是他們便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開發出極其靈活的戰術。

開戰時,蒙古人的輕騎兵會分散成細小的隊伍,從各個方向快速接近敵陣,拋射箭矢,然後調頭拉開距離。

哪怕這麼做不能給敵軍造成多大的殺傷,但是蒙古輕騎更是沒有什麼損失。

不是說敵軍不會還擊,而是因為軍陣往往只有一個輸出方向,面對星散且避開這個方向的輕騎十分受限。

然後蒙古輕騎持續重複這一過程,擴大敵軍的混亂,其間也可能詐敗潰逃。

這麼一來,敵軍多半會承受不住壓力,或經受不住勾引誘惑,派兵出陣追擊。

一旦敵軍追擊部隊脫離主力,失去嚴密陣型後,往往會被蒙古人分而殲之,或包圍,或埋伏,或陷阱。

這種結果,會給還在結陣的敵軍主力造成嚴重計程車氣打擊,以及更巨大的混亂,進而崩潰。

最後,蒙古人就開始如狩獵一般愉快的收割了。

等蒙古人得到一定發展,有了人馬具甲的重騎兵後,甚至只要敵軍開始混亂動搖就會直接衝陣了。

所以蒙古人極為喜歡這種戰術,並精心挑選人員組成精銳輕騎兵來專門執行。

這類精銳輕騎部隊就被稱之為"曼古歹",並用以冠名這種戰術。

此時,趙孟啟面對占城人的象軍大陣,和蒙古人面對堅陣,有著相似的處境。

而他手上的騎兵輕裝之後,即便還比不上蒙古人的精銳輕騎,卻也是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具有較強的騎射能力,以及高效的指揮系統和更為嚴明的組織紀律。琇書蛧

在這種情況下,將曼古歹這一行之有效的戰術拿來借鑑,顯然是較為明智的。

當然,只是借鑑,所以還是會有很大不同之處。

經過頭一輪打擊,象軍死傷數百,其中有近半傷情不算嚴重,畢竟騎弓拋射的精確度和殺傷力都比較有限。

不過,戰象馭手沒有護甲,還是宋軍重點針對目標,所以損失不小,死傷兩百餘。

這些馭手無論是死是傷,基本都無法繼續馭使戰象了。

雖然能夠調配人員臨時接管,但一時間也找不到那麼多合適的人,只能說勉強能用。

臨陣之際進行這種操作,免不了手忙腳亂產生許多麻煩,給本就混亂的場面雪上加霜。

整個象軍陣列內,士氣低迷,嘈雜不止,高階將領們既煩躁又迷茫。

細想之下,只覺得方才的交戰不但莫名其妙,而且令人鬱悶非常。

這感覺就好像,一個魁梧大漢在路上走得好好的,卻突然冒出一個瘦弱小子衝上來挑釁。

本來還忍不住嘲笑,這小雞仔怕是得了失心瘋,完全就是不自量力。

還準備著給這小雞仔一點血的教訓,教他好好做人。

哪知道,這小雞仔徑直飄了過來,伸出細長的胳膊,啪啪甩出兩個***兜,隨即轉身就跑。

這小雞仔跑了!居然就這麼跑了!?

他孃的,兩個***兜雖然不算很痛,但老子不要面子的嗎?

想著追上起,但自家即便不算笨重,可是顯然遠不如小雞仔靈活,恐怕很難追到。

若是不追吧,心裡又十分憋屈,令人不甘!

就在象軍將領還理不清思路的當口,趙孟啟毅然發動了第二輪攻擊。

「弟兄們,跟我上!有我無敵!」

趙孟啟身先士卒,策馬撲向敵陣。

黑珍珠一樣的坐騎,矯健似風,神駿如龍。

火焰般的紅披風,彷彿一面戰旗,獵獵而張,激昂熾烈。

素白如雪的盔纓,飄灑高揚,像是浮光掠影,卻刻骨銘心。

這侵略如火的身影,頓時成為戰場焦點,凝住無數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