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吃飯是個問題
章節報錯
李書賢站在村頭的小山坡上,極力向遠處望去。山坡下的小路在正午炙熱的陽光下顯得模模糊糊的,路面乾裂得露出一張張或大或小的口子。書賢的媽回孃家藉口糧去了,一大早走的,現在都還沒有回來。書賢一方面擔心娘出意外,一方面是他同母異父的弟弟從早晨起來就一直不停的叫餓,讓他的繼父也就是弟弟的親生父親一頓狠揍,他害怕弟弟會在父親的盛怒下被打死,他拖著弟弟一路跑著逃離了破舊的家,瘸腿的父親在後面奮力地嘶吼怒罵著。
書賢四歲的時候父親上山幫人運石料,雨天路滑跌進了小河溝,被一起滑下來大石料砸在頭上,當場就斷了氣。母親帶著他獨自過活,後來孃家嫂子看她過得實在艱難,就把她介紹給自己同村裡的李瘸子做了續絃。李書賢本姓林,後來跟著娘嫁到了李家,林書賢也就改名叫了李書賢。
起初李瘸子對他們娘倆兒還是不錯的,特別是書賢他媽給李瘸子又生了一個胖小子後。李瘸子是村裡的木匠,原本靠著這門手藝活,日子過得還是不錯的,起碼家裡飯管飽,偶爾做活遇到大方的主家,還會捎帶一些肉食回家來改善伙食。穿的衣服雖說不是多好的布料,但是勝在乾淨整潔。
後來本省的國軍和外省的國軍開仗,又與路過的紅軍開仗,本省國軍損失慘重,部隊的逃亡越來越多。國軍責令本縣招兵補充,縣長吃不住壓力,親自帶隊到各鄉各鎮去徵兵。村裡的年輕人不是被抓了壯丁,就是逃跑去了外鄉,村裡就剩下老人、婦女和小孩,還有像李瘸子這樣的殘廢。沒有了青壯勞力,村裡也就一天天衰敗了。李瘸子沒了收入,就靠那一畝二分地的收成,養起這個家的四口人來也就捉襟見肘了。李瘸子沒了活幹,心裡煩躁,只有靠著劣質的燒酒來麻醉自己,喝醉後看什麼都不順眼,整日裡不是罵書賢他媽就是打孩子出氣,書賢不止一次看見他媽在空空蕩蕩的雞圈邊上抹眼淚。
“書賢哥,你在看什麼?有什麼好看的嗎?”山坡下過來一個小姑娘,年紀和書賢相仿,都是十幾歲的年紀。梳著兩根羊角辮,腦門留著整齊的劉海,衣裳乾乾淨淨的,白靜的小手上拿著半個芝麻燒餅,略顯焦脆的表面油汪汪的,散發著令人垂涎的食物香氣。
小姑娘喘著氣爬到山坡頂上,也向遠處望去。“什麼都沒有啊,書賢哥,你們在看什麼?”書賢聞著燒餅的香味,努力控制著自己不吞嚥口水,不想讓小姑娘看出自己的窘態。“沒看什麼,我在等我媽回來,她去我外公家了。”
“啊,你幹什麼!”小姑娘一聲尖叫,書賢嚇了一跳,卻見自己的弟弟趁小姑娘不注意,伸手一把搶過小姑娘的燒餅就跑,一邊跑一邊拼命地往嘴裡塞燒餅。
書賢急忙追了過去,幾步追上了李書良,劈手從他嘴裡奪過燒餅來,順勢輕輕踢了他一腳:“丟不丟人,搶人家小姑娘的燒餅。”李書良一邊努力地吞嚥著咬下的燒餅,一邊哭著說:“哥!我餓嘛!我是真的餓!”“呸!餓就要搶人燒餅啊,不要臉。”書賢啐了他一口,轉身拿著半塊餅朝小姑娘走去。
“淑華妹子,對不住,我弟弟也是餓得遭不住了才搶你的燒餅,你可千萬別給我爸說,不然我爸又要打他,我讓他給你認過錯吧。”“書良,快滾過來,給淑華姐認錯。”
李書良手抹眼淚拖著步子慢慢靠過來。看著李書良本就不乾淨又因為眼淚而抹得汙糟一片的臉,許淑華忍不住噗嗤一聲笑出聲來。
許淑華是村裡許秀才的獨生女,上面有兩個哥哥,就這一個姑娘,還是老來得女。她媽生她時難產走了,全家人對她疼愛得不行。許秀才原本在鎮上開館授學,後來因為戰亂,學生越來越少,只得閉館回家。所幸家裡還略有薄產,再加上兩個兒子在鎮上做一些布匹瓷器生意,所以日子還算過得下去,比起村裡的其他人家,光景算是好多了。
“沒事,書賢哥,這個燒餅是剛才我大哥從鎮上回家順便給我帶的,我也不想吃了,就給你弟弟吃吧。放心,我不會告訴你爸的。”
“那不行,不能這樣。”李書賢把燒餅遞給淑華。
淑華笑了笑,接過燒餅拿在手裡:“小書良,叫我一聲姐姐,我就把燒餅給你。”
“姐,姐,姐.....”書良忙不迭地叫了起來,接過淑華遞過來的燒餅狼吞虎嚥地吃起來。
“吃慢點,別噎著了,去河溝邊喝點水吧。”書賢對弟弟說道,書良聽了,蹦躂著下坡找水喝去了。
“書賢哥,你也沒吃飯吧?”淑華問道
“啊?不!我吃過了。”書賢看著弟弟蹲在河溝邊用手捧著水在喝,極力剋制住自己的飢餓感,用隨意的口吻回答道。
淑華又笑了起來:“你騙人,我都聽到你的肚子在嘰嘰咕咕地叫呢。”
書賢臉紅了起來:“沒有騙你,我真的吃了的,只是吃得有點少,這會兒又有點餓了。”
“我家還有燒餅,我哥帶回來好幾個呢,我再去給你拿一個。”說完,不等書賢回答,便頭也不回地下坡往家裡去了。
書賢“喂!”了一聲,見淑華沒有回應,只得尷尬地搔了搔自己的頭,這時他的肚子又不爭氣地咕咕響了起來。
書賢哥兒倆一直等到半下午的時分,才看見媽媽出現在村頭,肩上扛著個破布袋,不是很重的樣子。
“媽,媽,你總算回來了。”書良大聲喊叫著從坡上飛奔下去,一頭撲到媽媽的懷裡。書賢跟在後面,從媽的肩頭上接過布袋抗在自己消瘦的肩上。
“媽,你給我們帶什麼好吃的了?”書良盯著哥哥肩頭的破布袋問道。
“唉。”書賢媽嘆口氣,彎下腰把書良衣裳上的幾根枯草摘了去,說:“能有什麼好吃的,有兩口吃的就不錯了,今天多虧了你舅舅、舅媽給咱們湊了半口袋玉米雜麵,又能熬幾天了。”書賢媽想起今天回家借糧時哥嫂的臉色,又想著接下來的日子該咋過,不禁臉上流露出憂愁的神色。轉眼看了看孩子們,書賢媽收起憂愁的神色,笑著說道:“都餓了吧?走,媽給你們熬玉米稀飯喝,家裡還有點紅苕,一起煮了,媽給你們做紅苕玉米稀飯。”
“哦,煮紅苕玉米稀飯吃咯。”書良開心地牽著媽媽的手在前面開路,書賢默默地揹著裝了小半袋玉米麵的破布袋跟在後面往家裡走去。
裊裊炊煙從簡陋的廚房煙囪裡升起,飄散在黃昏薄霧瀰漫的鄉村上空。李瘸子躺在院壩的躺椅上抽著葉子菸,不時咳嗽一兩聲。書賢在廚房裡幫著媽媽燒火煮飯,書良站在灶臺邊盯著鍋裡翻滾的紅苕稀飯吞口水。書良媽用筷子從泡菜壇裡撈出幾根酸豆角和一把泡青菜,放在案板上切成碎丁兒,又拿了點姜蒜,也一併切成粒,然後往炒菜鍋裡倒了幾滴清油,僅僅夠把鐵鍋潤一潤。這年頭,多少人家連油都用不起了,書賢家也僅剩下小半瓶了,不得不省著點用。鍋熱了,書賢媽把泡菜和姜蒜一起倒在油鍋裡翻炒,片刻後,一陣陣香氣就溢滿在這小小的廚房裡。
“書良,把桌子擺上吃飯了。”書賢媽吩咐道。
“好咧。”小書良答應著,開心地跑出廚房去堂屋裡般小飯桌。小飯桌就擺在院壩當中的棗樹下,趁著天色還沒有完全暗下來,全家人就在這暮色漸濃的院壩中吃晚飯了,這是這家人今天的第一頓飯。
吃罷飯,書賢媽洗刷完碗筷,讓小哥兒倆洗洗去睡覺。等把兩個小傢伙都安置好以後,書賢媽來到棗樹下的小木凳上坐下。李瘸子依舊躺在椅子上抽著葉子菸,半眯著眼,仰天吐出一陣淡藍色的煙霧,也不轉頭看書賢媽。書賢媽默默地坐了一會兒開口道:“他爸,今天就借了小半袋玉米麵兒,摻上野菜,我估摸著也就夠十來天的,離收麥子玉米都還差個把月,你看這剩下的日子怎麼整啊?”
李瘸子沒有接話,夫妻倆就這樣沉默著,直到天完全黑下來。
書賢媽站了起來,拿著板凳往屋裡去了,走到堂屋門口她回頭說:“反正孃家我是不會再去借糧了,你是不知道這回我嫂子的臉色有多難看。”
半響,從黑暗中傳來李瘸子的聲音“我知道了,你不要操心,我來想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