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舅舅田勁松(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二天德成起了個大早,騎了玉梅的腳踏車去廠裡請假,聽說他舅舅快不行了,胡科長當即批了他兩天事假。回家路上,德成又專們去了趟人民公園後門的半邊橋街,痣鬍子龍眼包子店就在街口,包子店門前一大早就排起了長隊。德成停好車,排隊準備買了兩籠包子。
跟其它“明目張膽”的肉食品相比,痣鬍子龍眼包子用一層薄薄的麵皮把那坨神奇的肉餡兒包裹起來,只露出一團粉嘟嘟的龍眼睛。包子做得小巧玲瓏,一籠十個,一口一個,細嚼之下,頓感鮮香四溢。
等德成買了包子回到家,玉梅和田東來也都起來了。玉梅煮了稀飯,用熟油辣子拌了昨晚才泡的蘿蔔皮。只泡一夜的泡菜川人俗稱“洗澡泡菜”,拌上每家自制的熟油辣子,香辣脆爽,是省城老百姓最喜歡的下飯小菜。就著這泡菜,稀飯都能多喝兩碗。
德成把油紙包著的包子攤在桌上,對田東來說:“這次趕著回去看舅舅,沒時間招待你。下次你再來省城,我請你去香風味吃大餐。”
田東來憨然一笑:“哥,有包子吃就不錯了,我們農村可沒這好東西賣。”
“喜歡吃就多吃點,千萬別客氣,可其實要餓肚子的。”說著,德成用手拿起一個包子,一口稀飯,一口包子美美地吃了起來。
玉梅皺了一下眉頭,看見田東來也準備用手抓包子,趕緊拿起一雙筷子遞給田東來,田東忙不迭地接過來。
“別學你哥,好好的筷子不用,偏要拿手抓,不講衛生。”玉梅笑著對田東來說道。
“你知道什麼,吃包子就是要用手抓著吃才過癮。”德成拿著包子比劃道。
“滿嘴的歪理邪說。”玉梅用筷子挾了一個包子,含在嘴裡慢慢嚼著。
德成一邊招呼田東來吃包子,一邊對玉梅說:“我請了兩天假,明天下午就回來。我不在家時,晚上睡覺記得把門窗關好。”
玉梅點點頭:“知道了,你早去早回。”
吃過早飯,玉梅騎著車去上班。德成提著給舅舅買的糖果糕點和田東來一起出門往長途汽車站去。
汽車站裡等車的沒幾個人,除了走親訪友的就是出短差的,很容易就買到了票。
德成和田東來登上開往簡州的長途客車,開車的師傅端著糖水罐頭瓶子做的茶缸上了車。檢票員跟在他身後也上車查驗乘客的車票,等檢票員一下車,師傅就發動了汽車,關上車門,晃晃悠悠地駛出了長途車站。
田東來昨晚沒睡好覺,在行駛的車上腦袋隨著汽車的顛簸一點一點地在打瞌睡。德成靠在椅背上,望著窗外灰撲撲的景色,忽然有些記不太清舅舅的模樣了。
長途汽車吃力地翻過了龍泉山脈,中午時分才到達簡州客運站。德成他們沒有出站,直接在站內轉乘去老龍鄉班車。老龍鄉距離簡州有三十幾里路,每天只有一趟班車往返路過。上午班車經過老龍鄉去簡州,下午又從簡州發車途經老龍鄉。班車下午一點半發車,德成他們到的時候正好趕上,他們上了更加簡陋破舊往返鄉間的班車,朝著老龍鄉而去。
舅舅家在老龍鄉算是大族,德成的外公是鎮上的中醫名家,幾個兒子都是學醫出身,現在都在簡州各地中醫院當醫生。聽田東來講,舅舅身體不好,前幾年就在簡州中醫院辦了病退,回家修養。
簡州到老龍鄉路途不算遠,可交通條件著實惱火。一路都是碎石路,顛簸得厲害,還好不是下雨天,不然路上的溼滑,這車開起來比蝸牛爬還慢。
車到了老龍鄉,丟下德成他們,揚起漫天的塵土開出了場鎮。德成望著遠去的汽車,吐了一口滿是灰塵的唾沫,對田東來說:“十幾年了,感覺這裡沒怎麼變。”
田東來指著場鎮上唯一的兩層小樓說:“這是供銷社的門面,以前沒有的,解放後才新修的,其它的老街道還真沒怎麼變。”
這裡說是場鎮,其實就是有一條裡把路的長街,街道兩邊有一兩家賣農具、農藥的商店,最熱鬧的就數有兩層樓的供銷社,米麵油鹽醬醋這些老百姓的必需品,全都得在這裡買。
兩人順著那條唯一的街道往場鎮外走去,舅舅家的小院就在場鎮外幾百米。舅舅家也沒什麼變化,門前依舊是那條土路,只是原來院牆邊的青岡樹顯得愈發粗大了,遮蔽了小半個院落。
田東來搶前一步推開院門,德成跟在他身後進了小院。一進小院,德成頓時愣住了,田勁松穿著輕薄的白布衫躺坐在院中的逍遙椅上,手裡端著個小巧的茶壺,正閉目養神,聽到門口有動靜,他緩緩睜開了雙眼。
德成愣住了,不知所措地回頭望向田東來。舅舅的現在樣子完全出乎他的想象,從田東來口中描述得知舅舅快不行了,以他的想象應該是和當年自己父親去世前一樣,躺在床上無力地等著人生結局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