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章 三使臣覲見天祚帝(第1/2頁)
章節報錯
次日天明,皇城大開,宋朝使團百餘人在宮帳軍的夾道護送下,徐徐透過大順門步入皇城之中。
馬擴環顧,數丈寬的青石板路兩側,孔廟、國子監、安國寺、北樞密院、鹽鐵司等等廟宇和行政機構星羅密佈,其間眾多官員、侍從、軍馬、僧侶往來穿梭,十分繁忙,維持著這個龐大帝國的日常運轉。
正目不暇接之際,馬擴身旁湊過來一位身著唐式官服的男子,此人與馬擴一樣,手持國書節杖,分明也是一國使臣。
“馬將軍別來無恙,在下李至忠,曾與令尊大人有過一面之緣,不知馬大夫可曾安好?”
根據遼國禮部官員提供的朝見細則,和馬擴一同覲見天祚皇帝的還有西夏和高麗的使臣,而馬擴面前的這位,正是西夏崇宗皇帝李乾順的御史。
“原來是李叔父,好久不見,家父安泰,勞您掛念了!”
雖然宋庭和西夏百餘年間戰事不斷,但馬擴知道,這位李至忠確是一位徹頭徹尾的主和派,他曾隻身遠赴汴梁與宋庭議和,馬擴的父帥馬政亦對其讚賞有加,還曾邀請他到府中飲宴,彼此以兄弟相稱。
李至忠笑道:“令尊大人不懼讒言,斡旋於宋、遼、夏三國之間,這才能保萬千百姓無恙,如今馬公子又接過馬大夫衣缽,正可謂子承父業,堪稱佳話!”
馬擴回應道:“叔父謬讚了,馬擴初負君命,戰戰兢兢,唯恐有負聖託,片刻面見天祚皇帝,還請叔父從旁幫襯才是。”
“好說!好說!”李至忠繼續說:“無論漢人、契丹人、党項人,亦或是如奚族、阻卜、女真、渤海人,都同是炎黃子孫,和睦相處才是正道,要都像高麗那般計較,天下百姓可就要遭殃了。”
馬擴聞言,偷瞄了一眼高麗使臣,見其愁眉緊鎖,滿面凝重,於是低聲問李至忠道:“高麗……怎麼了?”
“哦?你不知道?”
“知道什麼?”
“也罷,告訴你也無妨!”李至忠探過身子,附耳對馬擴說:“高麗被女真人打敗了!”
“什麼?!”
馬擴驚叫失聲,在他看來,已經立國將近二百年的高麗,其軍事實力雖不及宋、遼、夏三國,卻也是割據一方的豪強,怎會被那個不過萬人的女真部族擊敗呢?
他剛想細問緣由,卻被引路的禮部官員打斷了。
“請三國使臣隨我上殿面君。”
馬擴抬頭,不知不覺之中已經置身於一座大殿之下,這宮殿氣勢恢宏,巧奪天工。
八十丈見方的屋頂密佈數以萬計的紫色銅瓦,每片瓦上均鐫鏤龍鳳圖案,琉璃瓦當上,天馬造型栩栩如生,九丈九的紅漆簷柱整齊劃一,好似百餘位契丹武士在鎮守殿門,綻紅的門粱一副金匾高懸,其上用契丹文和漢文雙語書寫著燙金大字——開皇殿。
馬擴、李至忠和高麗使臣各整衣冠,齊頭登上九十九階玉階,跨過猩紅的門檻後,躬身來到皇帝駕前跪拜。
“宋(夏)(高麗)使臣,參拜遼國天祚皇帝!”
“平身吧!”
高臺上一聲響亮的聲音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