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思哲的確很激動。

思路決定出路,馬小飛想人之所不敢想,剛一上班,就挖掘出了報社經營的增量方向。

調到報社主持工作三年多了,經營工作,一直是最讓袁思哲頭疼的問題。

三年時間,報社的廣告收入也不過增長了幾十萬而已。

萬萬沒想到,一個才21歲的年輕人,居然有這樣的經營頭腦。

之前,文光煜還彙報過,馬小飛建議由報社出面,結合準備為西苑批發市場做的策劃,在國慶假期間,策劃組織全市的秋季商品交易會。

這個活動,預期能為報社創收五六十萬。

袁思哲一聽,就明白這個活動方案的可行性很高,政府肯定會大力支援。

按照馬小飛建議的思路,如果一切順利,今年哪怕還剩半年多時間,報社也有望增收300萬左右,經營能夠突破700萬。

明年如果再進一步,突破1000萬都有希望。

這個年輕人,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這是一員福將啊……

馬小飛回到辦公室,花了一個多小時,寫了一份粗略的專題宣傳策劃報告,重點闡述策劃思路、潛在市場空間以及如何執行。

之後,馬小飛將方案交給文光煜過目。

文光煜看過之後,愣住了:“市級各部門,還有各區縣,都由正刊去做,企業這一塊,正刊和週刊部一起做?”

馬小飛笑道:“文老師,如果全部由週刊部來做,我們吃得下嗎?

市級各部門,還有區縣,報社領匯出面,更容易溝通到位。

我這樣建議,報社其他領導,支援週刊部獨立運營的可能性就大多了。”

文光煜想想後,笑了:“聰明!”

稍後,文光煜又帶著馬小飛的策劃報告,去找社長袁思哲彙報。

下午的黨組擴大會議定在3點鐘,在報社206會議室召開。

文光煜安排照排室,將兩份報告列印出來,準備了12份。

報社領導班子有六位,社長袁思哲,總編肖明陽,副社長羅孝文,副總編高志飛和陳立華,以及工會主席劉思瓊。

加上辦公室、經營辦和要聞部三位主任,參加黨組擴大會議的,總共有12個人。

下午快3點時,文光煜招呼周凡和馬小飛,提前10分鐘到會議室。

周凡36歲了,之前在要聞部做了4年責編,現在到週刊部做副主任,正式進入中層了。

今天的會議很正式,每個人都有一張桌牌,上面有名字。

每個座位前,還有一個陶瓷茶杯,裡面放好了茶葉。

稍後,辦公室主任晉曉松、經營辦主任劉勇和要聞部主任王之川進來了。

周凡馬上掏出一盒硬中煙,搶在馬小飛之前,給三位主任遞根菸。

晉曉松和王之川都認識馬小飛,劉勇還是第一次見。

這兩天,馬小飛正式調入報社,並且要出任週刊部記者組組長一事,很多人都知道了。

3點鐘,袁思哲、肖明陽等領導進了會議室。

辦公室一位20多歲的女職工,拎著保溫瓶,從袁思哲開始,為大家一一泡茶。

晉曉鬆起身介紹道:

“各位領導,我先介紹一下,這位是馬小飛,之前在安河縣龍安鎮政府工作,任財政所副所長,也是報社的通訊員。

馬小飛的工作關係已經調入報社,出任週刊部記者組組長……”

晉曉松介紹時,副社長羅孝文看著馬小飛,想起為女兒畢業分配進報社,不得不大出血,一時肉疼的不行。

就是這小子,搶走了原本談好的一個編制。

晉曉松介紹的時候,馬小飛也跟著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