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衛東開啟採訪本,簡單介紹了昨天暗訪的情況。

馬小飛道:“這特麼就是前幾年養海狸鼠的那種套路啊。”

蒲衛東道:“是的,跟前幾年養海狸鼠的路子差不多,基本可以確定是騙局。

這家名叫美洲蛙業的牛蛙養殖場,目的在騙人高價買它的種苗,兩塊錢一尾。

還號稱是市場拓展期間,專門針對合作養殖戶的友情價。

按他們的說法,一畝水塘可以養殖2萬尾種苗,成活率超過9成。

養殖週期3年,牛蛙長大後,美洲蛙業承諾以每隻40元回收,他們全部用於出口。

說什麼牛蛙渾身都是寶,蛙肉是美食,蛙皮可以製作高檔皮革,油脂和內臟還可以提煉一種生物激素,號稱價值超過黃金……”

聽完蒲衛東介紹,馬小飛想想道:

“東哥,按這家牛蛙養殖場的說法,一隻成年牛蛙如果出口,價值都超過100塊錢了。

養殖戶買他們的種蛙,三年之後,再按每隻40元由美洲蛙業回收,一畝水塘都能淨賺十幾萬了。

這特麼比搶錢還來的快,肯定是騙局。

你可以用算細賬的方法,去倒推養殖牛蛙如何暴利。

另外,你再去農科所或者畜牧局,還有農專,想辦法採訪幾位瞭解牛蛙市場價值的專家教授……”

聽完馬小飛建議的寫稿思路,蒲衛東不住點頭,腦子裡豁然開朗。

跟著,鄭玉林又講了自己採訪的兩個稿子,馬小飛也建議瞭如何補充採訪,如何成稿。

最後,馬小飛道:“東哥,林哥,你們記住了,新聞報道的行文,要站在客觀立場,並且多角度採訪印證。

不要在新聞中去表達或抒發自己的觀點,對新聞事件進行評判。

稿子裡如果有這些內容,任你妙筆生花,編輯也會直接刪掉的。

如果確實需要明確提醒讀者什麼,可以用記者手記的形式來表達……”

馬小飛講了一陣寫新聞稿子的各種常用套路,讓鄭玉林和蒲衛東都感覺受益匪淺。

也都暗自震驚,感覺比文光煜和周凡這兩個主編講的都還通透。

有天賦的傢伙,果然是不一樣啊。

鄭玉林和蒲衛東本來還有些嫉妒馬小飛進了編制,這時候也是完全服氣了。

人家有水平,又有背景,真的比不了。

鄭玉林和蒲衛東,回了502大辦公室寫稿子去了,馬小飛去了4樓,找文光煜。

見到馬小飛,文光煜很是意外:“你的調動手續都辦好了?”

馬小飛遞上一根菸:“嗯,辦好了。”

“週刊部成立記者組,還有你的任命通知,明天就出來了。”

文光煜拉開抽屜,取出幾張信箋:“週末版試行獨立運營的報告,我寫好了,你看看……”

馬小飛接過來看了,問道:“文老師,這件事,社長什麼態度?”

文光煜道:“昨天我找社長口頭彙報過,社長原則上支援,只是還需要上黨組會討論透過。

我建議《星期天》的創刊,延後一週,先將獨立運營的事定下來,社長也同意了。

現在的問題是,如何在黨組會上說服其他領導支援,社長希望週刊部去陳述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