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李非大年三十要來,這場聚會本來可以不舉行。文化假日的員工餐廳這天特地為在崗的員工新增了幾道菜。水果、沙拉、飲料都增添了品種。若論吃喝,這小餐館真還不能比。

大家看重的是團聚。是要和來自家鄉的,不是親人勝似親人,不是長輩堪比長輩的一個人團聚。以期聽到家人和家鄉的訊息,聊以慰藉自己痛苦的思念。不管這訊息與己有關還是無關;有意義還是沒有意義。 然而,這個人沒能如約。大家的心如同一桌子的菜一樣冰涼。

好多人已經在員工餐廳吃了晚餐。天天都是這個飯點。吃慣了,不吃餓得難受。馬科提議,小餐館這餐飯不要做了。做也是浪費。讓餐館老闆退錢。退多少是多少。

搞財務的人考慮問題的角度總是與別人不一樣。

黃康華和宋博主張還是做。老闆來不了,自己也要樂一樂。

這鬼天氣,遲不變早不變,偏偏在今天變!汪曉霞抱怨說。

李總也是,不早一天來!趙麗芳躲在汪曉霞臂下禦寒。

女孩子們七嘴八舌:

大過年的,只有想回家的,哪有願意往外面跑的?

天氣不好,正好是個理由。

沈明月說,你們不瞭解李總。李總是一個說話算數的人,如果不是天氣阻隔,他是一定會來的。

楊宇佳穿一件大紅棉襖從外面走進來。引來眾人屬目:宇佳你哪裡弄來的棉襖?

我剛才去商場買的!楊宇佳笑嘻嘻地說。

廣州還有棉襖賣?

你們別聽她騙。汪曉霞說楊宇佳,你還煩你媽媽多事。這下知道媽媽的好了吧!說著拉楊宇佳在身邊坐下。

我又沒有說我媽媽不好,就是有時嘮嘮叨叨的。楊宇佳說。

大家是把板凳從中間的桌子旁邊撤下來,挨著牆邊來散坐的。

楊宇佳環視屋內,見經理級的人員除柳文君和華敏外,其他人都到了。儘管事先她已經知道柳文君今晚當班走不開,在這個本該團聚的時刻,心裡還是多少有些失望。

汪曉霞看見高揚不時向她們這邊看過來,不免在心中嘆了一口氣。楊宇佳在門口一出現,就被他盯上了。他的目光是跟著楊宇佳攆過來的。楊宇佳沒有出現前,他連一眼都沒有朝她這邊看過。

趙麗芳說,我媽媽也是,嘮嘮叨叨的。每次都是……話沒說完,已開始哽咽。繼而去抹眼淚。

汪曉霞勸了幾句,勸不住。陡然感覺心裡一酸,也跟著掉下了眼淚。

趙麗芳見有人跟哭,越發不可收拾,竟然泣不成聲:平時——爸爸媽媽——都要——等我——回家——才肯——吃飯——今天——三十——團年——他們——他們——

女孩子們今天本是強顏歡笑不說愁,哪裡經得住趙麗芳這般悲催。一個個如應聲蟲一般,一把鼻涕一把淚,跟著哭得稀里嘩啦。幾個小男生也是低頭按腦,一腔眼淚不敢示人。

黃康華宋博幾個畢竟多年讀書在外,與家人早已是離多聚少。每逢佳節雖必有感有思,但總不至於失控。

楊躍笑說,姐姐們,別哭了好不好?你們再哭我也哭的!

黃康華勸說,好了好了。大家不要哭了。又向宋博耳語:去勸勸。

宋博知道這話中的用意,回頭瞪他一眼,意思說關我什麼事!還是拿了幾張紙巾遞過去:汪曉霞你們別哭了,把眼睛哭腫了不好看。

一句把眼睛哭腫了不好看,還真把女孩子們唬住了。

汪曉霞接過紙巾遞給趙麗芳:都是你,惹起大家來!

趙麗芳傷心一會,感覺好受了很多。又見宋博來勸,止住說,我又沒哭。

第二天是大年初一。趙麗芳上早班。雖然客人不多,但由於許多員工休假,工作量並不少。正埋頭做事,聽見有人打門:

新年好!

抬頭一看,見李非和酒店人事部經理周巖還有黃康華宋博走進房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