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盧士平的辦公室,公司黨支部會議陷入了僵局。

分歧在於誰可以作為今年組織的發展物件。局黨委的意見是:要把一批有改革創新意識,工作表現突出的積極分子吸收到黨內來。

會前盧士平與專職副書記魏啟煥進行了溝通:無論如何要把李非列為今年的發展物件。

但公司支部五個支委就有三個不同意他們的意見。

我不反對改革,但反對打著改革的旗號亂搞。副經理嚴桂芳說,把人家老職工的基本工資拿出來浮動,我認為是搞新的平均主義,是極不合理的。而且李非同誌喜歡搞一言堂,個人意見第一,聽不進不同意見。這麼多年他一直給組織提申請,組織也一直指出他的缺點和不足,但他改了沒有?他依然我行我素,甚至愈演愈烈。

嚴桂芳是個不怕得罪人的人,心裡有什麼說什麼。

我不否認李非這個人有點本事,也不否認他做出的貢獻。但是,這個人驕傲自大,目中無人,老子天下第一。我看很不成熟,還要繼續考驗。工會負責人蔡明軍話語中明顯帶有氣憤。

他有一兒一女兩個孩子,按照公司的規定,每個幹部職工可以安排一個子女在公司內部就業。蔡明軍的女兒已經安排在商場上班,他希望兒子也能進商場上班。找李非開口,滿以為李非會給面子,誰知被李非婉拒。他一直為這事耿耿於懷。

劉富貴的意見更加尖銳。他說,這幾年,在公司黨支部的正確領導下,李非同志在工作中做出了一些成績。這個沒有誰來否認他。但說李非同志改革開放意識強,我看這個未必。對改革開放的倡導人,他現在的內心深處到底是怎麼想的?我想大家心裡都不十分清楚。為了保持黨的隊伍的純潔性,我們不能讓可能有嚴重思想問題的人混進到黨內來。

每年支部討論李非發展問題的時候,劉富貴都會提出同樣的質疑,這種問題的殺傷力很大,每次都可以讓李非入黨的努力功敗垂成。

會議再次陷入了僵局。

魏啟煥望著這個笑笑,再望著那個笑笑。希望三人能重新考慮自己的意見。沒有一個人願意回應。他望著盧士平苦笑,意思是:怎麼辦?

對於大家說的有些意見,我也有同感。盧士平心情沉重地說,有些問題在李非同志身上確實存在。有時我生氣,也恨不得撤他的職。

但常言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儘管李非同志身上還有這樣和那樣的毛病,但是,李非同志具有的優點也是其他同志所不具備的。

大家想一想,我剛到任時,商場是一個什麼局面?有的業務虧損,有的業務處在虧損的邊緣,我們的各項經營指標在全域性倒數第一。

那一年李非提出擴大啤酒銷量,我們大多數人都反對。包括我自己,心裡也不過關。但是李非力排眾議,開啟了啤酒的銷售局面。

第二年李非接手家電部,一年時間,家電的營業額由一年不到六十萬元,猛增到三百多萬元。而且他的改革創新措施受到了局黨委的肯定,號召全域性向香州商場學習。

去年,我們採納他的建議,對商場的業務進行了調整,改綜合商場為交電專業商場,從而佔據了專業市場的龍頭地位。今年,商場的營業額有望超過一仟萬元。

最近透過他做工作,中商銀行同意給我們安排伍拾萬元的專案貸款。

我上任的第一天,許局長就把興建大飯店的事作為政治任務交給了我。我也盡了自己的努力,找關係,求朋友,找了好幾家銀行,結果沒有一家銀行願意給我們提供貸款。有一家銀行分管信貸的行長還是我的戰友,剛開始說得好好的,把我們的貸款申請都報上去了,我也請設計師幫我們設計了圖紙,結果貸款報告還是被上級銀行打回來了。

幾年來,我們建新飯店的夢想始終停留在一張圖紙上。沒有一點進展。但是現在,這種僵局打破了,透過李非同志做工作,終於開始有銀行願意給錢了。

說到這裡,盧士平似乎有些動情,目光移向牆上那張已經褪色的香州大飯店效果圖。

對於李非同志的看法,我想借用偉人說過的一句話:人才難得。我現在在考慮,要不要把李非抽調到新飯店的籌建班子中來。

因為只有李非,才有可能開啟局面,使我們的專案計劃變為現實。

我們在座的各位,都有家屬和子女在公司內部工作。我們有的同志即將到了退休的年齡,要靠公司發退休工資了。如果公司形勢不好,我們拿什麼給大家發工資。

把有能力,有本事的人培養出來,讓他們挑重擔,把我們的公司經營好,管理好,才是我們大家的共同利益所在。

如果我們能站在公司生存和發展的高度看問題,我們還有什麼個人的偏見和恩怨不能拋棄呢?我希望大家能重新考慮一下自己的意見。

盧士平的話可謂語重心長,讓在場的幾個人多少有些觸動。

盧士平的目光從一個人移向另一個人,除魏啟煥外,沒有一個人與他對視。

而且,李非同志什麼——什麼的一心為公,吃苦耐勞的精神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魏啟煥在一邊給盧士平幫腔。

他起身給三人遞煙,點火,賠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