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八十七章 一個小號的逆襲(中)(第1/2頁)
章節報錯
朱銓順著上文繼續說道:“...別看李大V還沒有公職,微信公號也沒認證,但卻已經擁有賀知章等高階精英粉——沒錯,就是那個“二月春風似剪刀”的賀知章。
在當時,賀知章的政治地位可是比同時期的其他詩人要高很多的。
他所做的官,禮部侍郎,是正三品,就相當於現在的國家副部長。
並且是實權的副部長。
顯而易見,他們的地位、名氣,全部秒殺屌絲青年杜甫。
雖然杜甫也開了一個微信公號“子美的詩”,但是人氣慘淡,粉絲少得可憐,閱讀量總在個位數徘徊。
杜甫默默地關注了他們的微信公號。
心道:唉,要是能和這些土豪們一起玩耍就好了。”
而講訴到這裡的時候,在場的董琴、康真以及蒙漫三人已經明白了朱銓講述杜甫生平的意義所在。
他講的不僅僅是杜甫,而是無數個像杜甫一樣的,人一樣偉大的人。
在歷史上,很多偉大的人並不像李白那樣的幸運,在生前就獲得了與其成就想符合的地位。
例如今天說的杜甫,生前默默無聞到死後才被大眾所接受;
就像是梵高,他生前賣出去的唯一一幅畫作還是自己的弟弟匿名購買的,但是在他死後的時間裡,梵高畫作的價格卻一再的成為拍賣會上打破紀錄的存在。
還有的,就是著名的相聲演員郭德雲,他曾經說過,大概可能也許只有他死掉了,相聲行業才會認可他的貢獻,然後給予自己“相聲大師”大師的身份。
想想看,牛逼如郭德雲這般的功成名就,卻依舊得看那些垃圾同行的臉色過生活,處處受到打壓,更別提那些一直生活在底層的社會人了。
當時杜甫是誰?
當時梵高又是誰?
誰知道呢?!
但慶幸的是,他們還有詩作與畫作留下。
否則,那就是人們文明的多大損失呢?!
在場的董琴、康真與蒙曼,都是在這上面有很深的造的博學之士,自然也是知道這樣子的人是很多、很多、很多的。
遠遠不只是杜甫一個。
也遠遠不只是梵高一個。
而類似於杜甫、梵高這些人的苦,真的是令聞者傷心,聽者落淚。
而朱銓的這樣一個接地氣的講訴方式給所有看節目的觀眾們一個極為深刻的印象。
不說別得,剛剛朱銓的那一段講訴中,傳播了多少的文化知識呢?
若是有心人起了好奇心去查一查、看一看,那就會發現這其中的美妙,從而對古詩詞,對華國的文化產生興趣。
這個不正是國視所期望達到的效果嗎?
用他們的眼觀來判斷,朱銓的這一段話,肯定又會火起來。
而朱銓從始至終都是輕鬆從容的狀態,緩緩道:
“這一年,我們的杜甫以一個學渣的形象踏上了詩壇。他的聲音小到幾乎聽不見:“大家好,我,是一個小號。”
在群星燦爛的唐詩俱樂部裡,因為他是小號,每當有大V走進來,他都要慌忙起立,給人家讓座,努力地和別人做朋友。
某年某日,一個走路帶風的大V瀟灑地推門進來,一屁股坐下,把腳放到了茶几上。他叫李白。
這時的李白已經被玄宗大大取消了關注,趕出了帝都。但人家畢竟供奉過翰林,參加過文藝座談會,比起杜甫還是牛了一大截。
杜甫連忙起身迎了上去,誠懇地遞上雙手:“李老師,我們……能做朋友嗎?”
眼神熾熱,語氣卑微。”
朱銓的這一番描述很是生動,讓在場的全體觀眾“嘩嘩譁”的自動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