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9 給同行下套,讓他們當長工?(三合一大章)(第1/4頁)
章節報錯
經韋點了點頭,對這個答桉還算滿意了,於是她又問了第二個問題。
“宋導,我看電影裡有很多誇張的元素,比如馬拉火車、大火鍋、麻將面具、六子的墓碑跟縣長夫人的碑都是一個符號,等等。我想問一下您,這些分別代表什麼,您想表達什麼?”
面對經韋的問題,宋魯澹澹的一笑。
“說實在的,這些都是我想玩點視聽語言的手段,多少都有些嘲諷的東西在裡面,我說出來那就沒意思了,那就剝奪了觀眾們的想象空間了。比如這馬拉火車,實際上在清朝最早期的火車就是用馬拉的。但是在這裡,大家應該明白意思,一是說明這是洋不洋土不土的東西,用所謂有洋火車並不能掩蓋落後的事實,也掩蓋不了畫虎不成反而貓的荒誕。再多的,大家可以繼續想。”
宋魯不可能真的把許多的隱喻一次性說出來啊,一部電影最有意思的不就是許多人對你的這個表達產生了許多的聯想嗎?
如果你導演跑出來給了個定義,其它的聯想都是假的,我只有一個表達的,那多沒意思啊。
“看樣子這是宋導的出給觀眾的一個思考題,好吧,那我就不問答桉了。最後一個問題,這麼多的演員中您覺得誰演的最好?還有您對票房的期待是多少?”經韋問了最後一個問題,實際是兩個問題。
“連我們的最誠實的經韋也要用這種小手段了?兩個問題說成是一個問題?”宋魯笑著問道。
“呵呵……”大家一起輕聲鬨笑。
“你這要問我誰演的最好,我還真回答不上來。只能說各有各的特色,都發揮出了各自的特色,把握住了角色的要點。比如紅雷大哥他把黃四郎的惡霸及有點變態及神經質的東西都表達出來了,倪大紅老師把馬邦德及湯師爺兩個角色都無縫切換得很好,兵兵姐把縣長夫人對世道的領悟與法則也表現得很有特點,楊迷把一個白得掉粉的單純的窮人家的女兒也表現得很好,小明哥把一個萬事不求人的老三表現得恰到好處……”
“哈哈……”
“還有啊,這個劉乃藝師兄把管家胡萬演到了骨髓……”宋魯把臺上的每個演員都一一點評誇獎了一遍。
“那你自己呢?為什麼你單單留下你自己不點評?”經韋問道。
“我再誇我自己不就成了自吹自擂了嘛,當然,如果你非得讓我誇一誇自己也不是不可以。嗯,如是說他們都是亮眼的星星,我這個太陽擺在這,觀眾的眼睛又不瞎。”宋魯說著揚了揚頭。
“哈哈……你這還真不謙虛啊。”經韋笑道。
“好吧,那我謙虛一點,如果說他們是亮眼的星星,那我就是點亮他們的那束光。”
“意……”範兵兵第一個表示了不服。
“哈哈……開玩笑,開玩笑。不會有媒體朋友把我這個玩笑報道出去,說這是宋魯的忘乎所以,自吹自擂,自大自負吧?這不是我要說的,這是主持人非得讓我自己誇自己的。”宋魯笑道。
“那你對票房的期望呢?”經韋問道。
“中國市場七個億吧,其它市場隨緣,因為這是一部只有中國人看得懂的幽默,我不敢保證外國人也能看懂。”宋魯說出了一個數字,他覺得大陸加港澳臺這個數字應該沒問題。
“七個億?好吧,您這是打算又要創造一個新紀錄了。”
“記錄就是用來打破的,隨著我們的觀影人群越來越多,電影院也越來越多,經濟水平越來高,你信不信明年內地就會有十幾億票房的電影出現?”宋魯正色道。
“這,這麼誇張?那您覺得未來我們的電影單片最高能拿到多少票房?”經韋問道。
“這個問題好,其實我們公司有做過預測的,如果讓電影院達到飽和,那全國得有6萬塊熒幕,能年產出700億的票房,也就是到那時候的單片可以達到票房60億左右。所以說,每年的票房記錄都會被打破這會成為常態,未來八到十年左右會一直突破,十年後基本上會停下來達到飽和。而我們現在的熒幕數才4000塊,離最高峰時差得遠得遠呢。”宋魯解釋道。
“啊,這樣嗎?”經韋被宋魯說的話震了一下,一時不知道該怎麼接話。
“咳,那個,那我們預祝《讓子彈飛》票房大賣,超出導演所期待的數字。下面,進入到第三個環節,記者問答,來……”
接下來的記者回答其實問題八九不離十,問些拍攝花絮,幕後故事,演員心得,導演想法,市場等問題。
當然也有記者對宋魯說的兩個東西感興趣,一是他說明年會有超過十億票房的電影出現,二是他說未來電影總票房將達到700億,熒幕數突破六萬塊,單片票房達到60億。
這兩個問題確實能嚇住人,這拿出去都是大新聞的。
宋魯也細心的解釋了一下,“首先說為什麼明年會有上十億的單片出現吧,2008年的總熒幕數4100塊左右,單熒幕年票房數在113萬。而2009年之後這一增長將分別達到了20%左右,也就是無論是熒幕數量,還是熒幕票房都足以支撐一部上十億票房的電影,這個不信大家明年,也就是2010年的春節過完再看我說的對不對。”
“至於說的第二個問題嘛,主要還是兩點,一是經濟的騰飛必然帶來文化市場的發展,後年我們就會超過櫻花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與之相匹配的也應當是全球第二大票房市場。第二,2012年我們將會對進口片提高一倍的名額,到時候國家肯定會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國產片的發展,這就是政策利好。在熒幕數不停增長,經濟不斷發展,加上進口片不斷的拉動觀眾進電影院,國產片有政策支援的綜合環境下,2012年之後將會是電影市場發展的一個起飛的關鍵節點。所以,我們透過預測,最高時我們的票房市場可以與北美齊平,也就是100億美元700億人民幣的總市場。而屆時,出現單片60億票房不會是神話。”
宋魯的回答讓臺下的觀眾頓時驚呼,而臺下的電影人們個個神色莫名,都在盤算。
甚至臺下的謝霆鋒與張柏芝都對視了一眼,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他們得抓緊進入內地市場了。
“所以,西虹市文化在培養上百的製片人,更優秀的年輕導演,以及更多的編劇就是在為了迎接2012年之後的市場情況嗎?”有記者聰明的抓到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