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慶忌率軍抵達臨淄城的時候,齊國的君臣就舉行了一場盛大的投降儀式。

呂壬的嘴裡叼著一塊玉璧、光著膀子,穿了一身素衣。而後面緊跟著的大臣們,也是一身素衣,搞得好像集體參加葬禮一樣。

周朝以

“禮樂”治理天下,周禮又被劃分為五禮,即吉禮、凶禮、賓禮、軍禮、嘉禮。

很顯然,亡國肯定是屬於凶禮的範疇。呂壬不止要銜璧,還要肉袒牽羊。

不有敬事,不敢袒裼。人們只有在敬事的時候,才可以袒露,即便是幹農活汗流浹背的話,也不可以隨意的袒露。

而羊比較溫順,可以隨時任人宰割,國君把自己比作成一直人畜無害的小羊羔,任由對方來宰割。

玉璧,可不是一般之物,那可是而是每次祭祀時候君王用來禮天用的玉璧。

說白了是一個對於諸侯國來說非常重要的

“祭器”,這麼重要的東西交給對方,就好比把自己的保護神交給對方一樣。

同時,玉璧象徵著國家社稷。此刻呂壬嘴裡含著玉表示把自己的一切,包括江山、財富、子民什麼的都交出去。

人在去世的時候,按照禮節,在嘴裡都要塞上些東西,或是金銀玉石之物,或是一些米穀食物……這說明呂壬已經

“死”了,或者是,齊國已經滅亡了。而士和大夫也不能閒著,要

“衰絰”和

“輿櫬”。

“衰絰”就是身穿孝服,在頭上和腰上繫上白色的麻布帶。

“輿櫬”就是拉著棺材。其意不言而喻:我們的國君此時此刻已經

“死了”,你們吳軍是殺是留,全憑你們自願了。當然,為了顯出自己的大度和仁厚,慶忌不能幹出這種事情。

慶忌隨即上前為呂壬鬆綁,並燒掉齊國君臣拉出來的棺槨,而玉璧自己就留下了。

“呂壬,自即日起,你便是我大吳的齊侯。寡人賜你臨淄一千五百戶的食邑,世襲罔替。”慶忌和顏悅色的拍了拍呂壬的肩膀,笑道:“以後,你到咸陽定居,寡人在咸陽賜你一座上等的宅邸,再給你良田三百畝,金一千兩,綢緞五百匹,粟米五千石。”

“多謝大王!”呂壬這才鬆了口氣,忙不迭的對慶忌感恩戴德。在慶忌善待的亡國之君當中,呂壬的待遇無疑是最高的。

因為,齊國的疆域土地的確夠大。值得慶忌如此善待呂壬。……齊國宣告覆滅之後,宋國、魯國也自知不能抵擋吳國大軍的侵害。

再加上,這兩個國家並非善戰之國,乃是禮儀之邦,見到慶忌這般善待呂壬,於是都紛紛以禮來降。

慶忌於是冊封宋王子欒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