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0章 世受國恩(第1/2頁)
章節報錯
齊國都城,臨淄。前線的敗報,宛如雪片一般不斷傳來,齊國君臣不由得大為震恐,不知所措。
自九月中旬以來,吳國幾十萬大軍就對齊國發起了全面進攻,諸如濟水西南的晏、鮑、譚、夫於等城邑全部淪陷。
齊國的濟西、濟南之地,在十幾天的時間內全部淪喪,被吳軍佔領。各處城邑不是被吳軍攻破,就是直接望風而降,基本上不敢抵抗。
不是他們不想抵抗,而是拿不出任何的兵馬抵禦吳軍的強大攻勢。齊國最後的軍事力量,早在開戰之初,就被吳軍打掉了。
陶丘之戰,孫武率領的吳軍把齊國最後的可戰之兵都消滅了,如之奈何?
“大王,降了吧!”左相田恆手持牙笏,低著頭出列道:“吳國的各路大軍,已經進抵艾陵、夫於、長勺一線,最近的伍子胥所部兵馬,距離國都臨淄,不足三百里。”
“吳國入齊之大軍,不下二十萬人!”
“現在,我齊國能動員的可戰之兵,不過萬餘人,不可敵之。”
“若臨淄城破,大王或可出逃,但是齊國的宗廟社稷必然不保!”
“大王,吳王還算是一個仁德之君,能善待大王與我等公卿大夫。”
“若大王以禮來降,吳王定能冊封大王為齊侯,賞賜幾千戶的食邑,世襲罔替。”
“請大王為齊地之生民不受刀兵戰亂之苦,以禮出降!”有田恆的帶頭,其餘公卿大夫,都紛紛站了出來,言辭懇切的道:“臣附議!”
“大王,田相所言極是。當今之世,吳國一統天下,已成定局,此乃大勢所趨也!”
“我齊國斷然不可抗拒吳師,違背天命!”
“請大王以禮出降!”聞言,呂壬一臉悲愴的神色,緩緩的站起身,道:“難道,我大齊的江山社稷,就要亡於寡人之手嗎?”
“寡人,實在是心有不甘!”這個時候,右相闞止嘆氣道:“大王,臣以為,吳軍的聲勢雖大,卻未必能滅我大齊!”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既然臨淄保不住,大王何不暫時北狩燕國?”
“燕國、代國、中山國,仍有餘力,吳國雖勢大,卻不可能一年之內,連滅諸國。”
“既如此,大王何不先一步行至燕國,以觀天下時局之變化?”
“若吳王慶忌一薨,四海之內,必然鼎沸,屆時群雄並起,大王仍可回國復位,恢復江山社稷,豈不善哉?”不得不承認,闞止的這一建議,的確是可行的。
畢竟慶忌已經不再年輕,算得上
“年邁”了。呂壬不同。呂壬還只是二十來歲的年輕人,大有可為。倘若呂壬能熬死慶忌,等慶忌以後駕崩,吳國發生大亂,掌握不住天下大勢的時候,呂壬再順勢而起,未必不能讓齊國恢復過來。
逃到燕國嗎?呂壬一時間很是猶豫。
“大王,燕國苦寒之地,大王去哪裡,也只是飽受苦難屈辱,不會有任何的效果。”田恆立即反駁道:“再者說,燕國、代國和中山國,也是在苟延殘喘,撐不了多久。想必吳國滅亡齊、宋、魯三國之後,下一步就會對北方三國發起滅國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