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1章 太孫魏駒(第1/3頁)
章節報錯
顯而易見的是,范蠡與孫武都反對吳國在這個時候,出兵滅掉韓魏兩國。
並不是吳國辦不到,而是這其中造成的損失,將是不可估量的。
“大王,臣以為武安君與御史大夫所言,大繆!”
伯噽怒容滿面的反駁道:“尹闕一戰,韓魏兩國的精銳之師盡喪。其國都之內,只有老弱之兵,便是臨時徵召的青壯、健婦,也無甚戰力。”
“趁著韓魏兩國尚未反應過來,列國之師鞭長莫及之際,我吳軍可直搗韓都陽翟,以及魏都大梁!”
“如若不然,再給兩國苟延殘喘,韜光養晦的機會。臣唯恐尹闕之戰的戰果有限,日後韓魏兩國恢復了國力後,又將捲土重來,對我大吳不利!”
“請大王三思!”
還不等慶忌說話,孫武就搖搖頭道:“御史中丞此言差矣。”
“若能不戰而屈人之兵,何樂而不為?”
頓了一下,孫武又朝著陛臺之上的慶忌,躬身行禮道:“大王,臣以為可派使者,向韓魏兩國索要城邑土地,甚至是錢糧輜重,以彌補我吳國在戰爭中的損失。”
“若使韓魏兩國割讓自己一半的疆土,再加上國庫虧空,青壯凋零,韓魏便再無與我吳國一爭之力。”
“為求存國,韓魏勢必以臣禮事吳。”
“由我吳國控制韓魏兩國的賦稅、人口、城邑,甚至是國君,韓魏日後如何還能反吳?”
“……”
孫武的這一番話,讓在場的吳國君臣都不禁陷入了沉思。
倘若韓魏兩國的經濟命脈,都被吳國所掌控,就連疆域、賦稅、人口、經濟都為之減半的話,的確沒有能力跟吳國抗衡了。
莫說是抗衡,韓魏兩國可能連最基本跟吳國一戰的勇氣都沒有。
不戰而屈人之兵嗎?
慶忌想了一下,問道:“孫武,若要滅亡韓魏,大概需要多少時間?多少兵力?”
“三個月,或一年。兵力至少要五十萬!”
孫武沉聲道:“大王,這還只是保守估計。若齊、宋、衛、趙等國參戰,一年半載,或是五十萬人馬,都可能辦不到,還會極大損耗我吳國的國力,得不償失。”
孫武這分明是在誇大其詞了!
五十萬人馬?
這一時半會的,慶忌拿不出這麼多的軍隊。
畢竟,長年累月,曠日持久的戰事,還不是吳國能負擔得起的。
尤其是跟天下列國的軍隊正面一戰。
劉邦一統天下,用了幾年時間?
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