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章 曹社之謀(第1/2頁)
章節報錯
宋國若是吞併曹國,勢必國力大增,對於鄰近的衛國、鄭國、魯國、陳國等中原國家,沒有半點好處。
因為宋國本就佔據著膏腴之地,人口眾多,商業繁榮,只怕宋國在吞併曹國,佔據陶丘之後,會一躍而起,成為國力僅次於吳、秦、齊三國的強國!
然而,慶忌對此,卻沒有多少的擔憂。
對於蒯聵請求吳國出兵救曹的說法,慶忌只是澹澹的一笑,說道:“太子,寡人也不能坐視宋國滅曹。然,何以讓吳國出兵?”
“寡人早前,便已經允諾汝衛國並曹。衛侯既有並曹之心,何故不增派兵馬入曹一戰?”
一聽這話,蒯聵不由得苦笑了起來,說道:“吳王,此前的鐵之戰,我衛國的精銳便折損過半,雖仍有餘力再戰。然,若要擊退宋軍,怕是不成。”
“吳王而今天子致伯,為諸侯之長,何以對宋國並曹之事,不管不顧?”
慶忌搖搖頭道:“太子,不瞞你說,寡人雖為方伯,然則新立,恐諸侯人心不服。”
“再者,吳曹兩國並不接壤,我吳國去年勞師遠征,已力有不逮,再度北上中原,救援陶丘的話,恐怕會影響今年的春耕。”
慶忌這完全是推諉之詞。
吳國的國力分外的強盛,便是要吞併一個宋國,也不是辦不到的事情。
蒯聵也知道這一點。
但,慶忌不願意出兵,如之奈何?
“太子,鄭伯那邊,必然不能容忍宋人吞併曹國。若鄭師一至,相信宋人必定退兵。”
蒯聵何嘗不知?
但,蒯聵是打算讓吳國出兵,協助衛國擊敗宋軍,然後吞併曹國。
只是慶忌豈能答應這種事情?
他不過是默許了宋國或者衛國吞併曹國,卻根本不打算插手這場戰事。
因為這對於吳國而言,沒有任何的好處。
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慶忌又怎會去做?
而今的天下,隨著老牌的霸主晉國分崩離析,一分為六,吳國取而代之,必將進入新的格局,來一輪大洗牌。
慶忌現在的確是霸主,不過他的注意力,已經不在中原了。
此時,見到慶忌執意要作壁上觀的蒯聵,只能無奈的嘆了口氣,然後告辭離去。
……
在蒯聵離開後,慶忌又在滋德殿召見了曹國的使者,司城公孫強。
司城,相當於司空,在曹國為六卿之首,屬於執政大臣。
不過這公孫強的出身,實在是不出眾,算是沒落貴族,簡稱“破落戶”。
公孫強喜歡射鳥,射到一隻白雁,獻給與他有同樣愛好,志趣相投的曹國國君曹伯陽,並且還講述打獵射鳥的技巧,曹伯陽很喜愛他。
由此,曹伯陽向公孫強詢問國家大事,公孫強應對得體,這讓曹伯陽更加喜愛他,對他加以寵信,讓他擔任司城執掌國政。
公孫強還向曹伯陽提出稱霸策略,曹伯陽採納了他的建議。
於是,公孫強在國都郊外建造五個城邑,分別叫做黍丘、揖丘、大城、鍾、邘。
歷史上,曹國的覆滅,可謂是跟公孫強、曹伯陽是脫不了干係的。
這對君臣,一個是國君,一個是執政大臣,卻都這樣玩物喪志,將國事視作兒戲,難怪會落得國破家亡的下場!
就區區的一個曹國,還妄想稱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