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伍子胥掘墳鞭屍(第1/3頁)
章節報錯
郢都。
慶忌立於戎車之上,巡視郢都及其附近幾座城邑的接濟饑民的情況。
隨行的人,除了治粟內史范蠡,便是原來的楚國太夫人孟嬴,還有一個九歲大的少年。
少年名“繁”,吳繁。
這是慶忌與孟嬴的私生子,但總歸是可以認祖歸宗,隨著孟嬴改嫁慶忌,成了慶忌的妃子,吳繁的地位跟著就成為吳國的公子,屬於慶忌的第四子。
這麼多年沒見到孟嬴、吳繁母子,慶忌的心中頗為歉疚,所以待在郢都的時候,閒來無事,就時常跟母子二人待在一起,彌補一下。
“大王萬年!吳國萬年!”
當慶忌的出巡隊伍出現在城門口的那一刻,在場的軍民無不山呼海嘯的吶喊起來。
饑民們看著慶忌的目光有些複雜。
按理說吳人是侵略者,破了他們的都城,滅了他們的國家,讓他們成了亡國奴。
楚人都應該仇恨慶忌,仇恨吳國。
但是,現在吳軍卻能拿出自己的軍糧來接濟飢腸轆轆的楚國難民,這又讓楚人不得不感念吳國的恩德。
這就使得每個楚國黎庶的心裡,都十分的矛盾,為之五味雜陳的。
慶忌旋即走下戎車,在一眾宿衛的簇擁下,亦步亦趨的來到人群邊上。
此時數以千計的老弱婦孺正在排隊,在城門口排起長龍一般的隊伍,就跟災民,一個個面黃肌瘦,衣衫襤褸,看起來很是可憐。
造成這種情況的罪魁禍首,自然是慶忌,自然是吳國。
“大王……”
看見慶忌竟然想接近這些饑民,在一邊的治粟內史范蠡不禁提醒了一下。
“無妨。”
慶忌卻是擺了擺手,不太在意。
他要親近這些楚人,即便人群中有刺客,慶忌都毫不畏懼。
現在楚國淪落到這種地步,唯一能針對吳軍的做法,就是行刺慶忌。
若慶忌身亡,吳國不會內亂,但也至少會不得已而退出楚國。
“老人家,汝等現在可果腹否?”
慶忌來到一個看起來老實巴交,兩鬢斑白的老者面前詢問道。
老者的身邊還跟著一個七八歲大的孩童,一老一小,似乎是祖孫。
此時他們的手中都捧著盛滿稀粥的陶碗,碗裡的米粒不少,還摻雜著一些鹹菜葉子,勉強是能吃得下去的。
老者看見慶忌居然上前詢問自己,不禁受寵若驚的道:“回稟大王,全賴於大王之恩德,似我等楚國之饑民,得以有飯吃,不至於被餓死。”
這一碗粥,吃飽是不可能的,最多隻是一個半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