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秦國而言,以前的楚國是狼,而現在的楚國是羊羔。

正在撕咬楚國的吳國,則是一頭勐虎。

秦國東邊的晉國,更像是大象一般的存在!

秦國曆代國君的夙願,無不是東出,逐鹿中原,嬴籍自然也不例外。

但是,自穆公以來,秦國的國勢就一蹶不振,故步自封,沒有多少發展。

嬴籍的滿腔抱負,也得不到施展的地方。

就在這時,申包胥那撕心列肺的痛哭聲,再一次傳到秦國的議政殿中。

哭聲至悲至哀,震顫了大殿,群臣聞之,無不闇然神傷。

嬴籍卻不為所動,心想看他能哭到幾時。

沒想到申包胥從己時哭到申時仍不罷休!

衣衫已經溼透,地上的淚水流成了小河。

大殿裡已空無一人,申包胥還在伏地痛哭。

翌日,申包胥還是不吃不喝,時而哀號,時而悲泣,苦苦懇求秦國出兵,第三天依然如此。

申包胥這般擾亂了朝事,攪亂了人心,這讓嬴籍十分氣惱,讓人勸他,不聽,拉他,不走。

“秦伯若不答應出兵救楚,外臣便哭死在此地也!”

申包胥淚流滿面的道。

這讓嬴籍恨得咬牙切齒。

他恨不能讓士卒將申包胥拉出去就地處決,但是害怕揹負殺害一國使臣的罵名,只能作罷。

像是申包胥這種賢臣義士,名望頗高,嬴籍亦是十分無奈的。

這殺又殺不得,拉又拉不走,勸又勸不住,嬴籍該如何是好?

無計可施的情況下,嬴籍乾脆不管,只想讓申包胥自己哭死餓死,然後一了百了。

“大王!你顛沛流離,寄居他鄉,指望臣搬來援兵,大王你望眼欲穿,臣肝腸寸斷!”

“臣有負王命!讓大王失望矣!”

話音一落,跪在地上的申包胥又朝著東邊的方向磕了三個響頭,讓自己的腦門上鮮血直流。

申包胥那泣血的哭訴及徹底失望之後的撞地,讓嬴籍不禁有些同情他。

嬴籍上前好意相勸道:“申子,你的來意寡人已經知曉。”

“寡人正在與群臣商議出兵救楚之事,是否可行,請申子先回傳舍稍事歇息,寡人過幾日便給申子答覆,如何?”

按理說,得到嬴籍的這一說法,申包胥應該服軟的。

不料,申包胥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硬骨頭,一頭犟驢,根本就不是嬴籍三言兩語就能忽悠得了的。

只見申包胥抹著眼淚哭泣道:“秦伯,天可憐見!”

“吳國是頭大野豨(豬),是條長蛇,它多次侵害中原列國,最先受到侵害的是楚國。”

“我王守不住自己的國家,流落在荒草野林之中,派遣臣下前來秦國告急求救。”

“秦伯,吳人的貪心是無法滿足的!”

“吳王慶忌,其人貪婪成性,暴虐無道,要是吳國成為秦國之鄰國,則必將危害秦之邊疆。”

“趁著吳師尚未將楚國平定,秦伯何不出兵去分一杯羹,攻取部分楚地?”

《控衛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