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德殿內,慶忌正在召叢集臣議事。

與往常一般,真正的國家大事,尤其是關於軍事方面的事情,慶忌從不會召開大朝會,而是與三公九卿一起商議,或者只是跟幾個心腹謀臣商議。

此時,與慶忌做在一起商議大事的,是太宰季札、右丞相計然、廷尉伍子胥、治粟內史范蠡、典客伯噽、大司馬孫憑,以及掩餘、燭庸二公子。

八個吳國重臣,都齊聚滋德殿,可想而知慶忌一定是有大事一起商議的。

“二三子,根據郢都方面,黑冰臺的探報,楚令尹囊瓦,扣押了蔡侯。”

“甚麼?”

慶忌此言一出,頓時滿座皆驚。

好端端的,囊瓦為何會扣留作為諸侯的唐侯與蔡侯?

季札很是不解,於是在一陣錯愕後,問道:“大王,不知囊瓦何故扣扣押蔡侯?”

“無非是貪婪所致也。”

慶忌輕笑一聲,說道:“年初之時,蔡侯申到郢都朝拜楚王,蔡侯有玉佩皮衣之屬,甚為華美,囊瓦垂涎,欲求而不得,所以囊瓦進讒言於楚王,軟禁蔡侯於郢都。”

聞言,季札、伍子胥、范蠡等在座的大臣都不禁面面相覷,有些哭笑不得的神色。

因為垂涎他人的東西,求而不得,就把人家軟禁起來,逼著對方獻上寶物,這種事情只有楚國人,只有囊瓦這般貪婪之人,才能幹得出來!

慶忌口中的蔡侯,是蔡昭侯。

根據歷史記載,公元前509年,蔡昭侯朝拜楚國國君楚昭王,當時蔡昭侯製作兩塊玉佩和兩件皮衣,把其中一塊玉佩和一件皮衣獻給楚昭王。

楚昭王穿上皮衣帶好玉佩,設享禮招待蔡昭侯。

蔡昭侯自己也穿帶另外一件皮衣和玉佩。楚國令尹囊瓦想要蔡昭侯的皮衣和玉佩,蔡昭侯不給。

囊瓦便向楚昭王說蔡昭侯的壞話,並將蔡昭侯扣留在楚國,一待就是三年。

無獨有偶,同樣遭到如此厄運的,還有唐成公。

公元前507年,唐成公到楚都郢朝見楚昭王,貪婪的楚國令尹囊瓦私自索要他乘坐的兩匹驌驦馬,唐成公堅決不給,因為那是唐國的傳國之寶,故而被囊瓦扣留。

後來唐國義士華寶灌醉唐成公的隨從,將驌驦寶馬偷出獻給子常,唐成公才得以放出回國。

從此,唐、楚二國結仇。

蔡國人知道實情後,堅決請求蔡昭侯把玉佩、皮衣獻給囊瓦。

囊瓦如願以償的得到玉佩、皮衣後,才向楚昭王說好話釋放蔡昭侯。

之後,蔡昭侯回國,到達漢水時,拿起玉丟入漢水中,說:“我要是再渡漢水往南,有大河為證!”

而蔡昭侯回到蔡國後,就前往晉國,以他的兒子公子元和大夫的兒子作為人質,請求與晉國一起攻打楚國。

但晉國沒有同意!

饒是如此,歷史上的囊瓦仗著楚國的權勢,接連扣押蔡昭侯、唐成公,終於釀成大禍,險些讓楚國滅亡。

因為在原來的歷史上,公元前506年,吳國聯合唐國、蔡國出兵征伐楚國,攻陷楚國郢都,楚昭王因此而倉皇逃到隨國避難。

在吳國揮師破楚的戰爭中,蔡國、唐國都扮演著重要角色。

“楚國有這般貪婪成性,且可把持國政的令尹,社稷何以安寧?”

季札捋須含笑道。

在一側坐著的伍子胥,亦是冷笑一聲,說道:“囊瓦,貪婪小人也。楚國若亡,囊瓦定然難辭其咎!”

“大王告知臣等蔡侯被楚人扣押一事,恐有大事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