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8章 群舒(第1/2頁)
章節報錯
石買所說的這番話,不無道理,至少允常是頗為贊同的。
看慶忌這架勢,是不惜一切代價,都要讓伍子胥伏誅,以洩心頭之恨!
吳國強勢,越國弱勢,倘若為保一個伍子胥,而將越國的國運賭上,允常也認為不甚值得。
畢竟,若是會稽城破,越國都滅亡了,允常還要伍子胥這般大才作甚?
其有何用武之地?
“大王,請三思!”
鹿鳴喟然長嘆道:“慶忌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挾大王,實乃欺人太甚。大王若縱容慶忌恣意妄為,唯恐慶忌得寸進尺,有更過分的要求!”
“這……”
允常一時間又變得遲疑起來,不能決斷。
大司馬石買進言道:“大王,以臣之見,交出一個伍員又何妨?”
“眼下吳國大兵壓境,幾有滅越之勢,若大王只為伍員一人,繼而付出成千上萬將士之傷亡,何其辜也?”
說到底,石買終究是認為不值得。
除了這一原因之外,石買更有著自己的私心!
私心作祟!
蓋因伍子胥有大才,尤其善於治軍打仗,這樣的人一旦仕越,屆時作為大司馬的石買焉能不失寵?
越軍當中,焉能還有石買的一席之地?
為此,石買絕不能讓伍子胥得償所願的投奔越國,被越王允常重用!
“唉!也罷!”
允常嘆息一聲,終於頷首道:“寡人就再容忍慶忌一次。傳寡人詔令,將伍子胥與姬光的屍首一併交付吳人,不得有誤!”
“大王英明!”
石買的低著頭,臉上不由得浮現出一抹如釋重負的笑意。
倘若他們知道,慶忌志在伐楚,而非伐越,南下的吳軍僅有八千將士的事實,不知道能否被氣的吐血?
伐越的吳軍號稱三萬人,實則只有八千兵馬,只是混雜了一些民夫、健婦,濫竽充數其中,讓人一時間無法分辨出來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個時代,戰爭雙方的兵馬數量往往以旌旗、灶火辨別的,從沒有詐稱的概念。
像三國時期的二十三萬人,號稱大軍八十三萬,三萬人號稱十萬大軍,這是不存在的事情!
畢竟,兵不厭詐的說法,還尚未深入人心。
……
就在吳越兩國準備媾和的時候,以孫憑為大將的二萬吳軍,水陸並進,以鴆茲為跳板,橫渡大江。
孫憑原計劃先攻克固若金湯的昭關,再分兵攻取舒地,但范蠡卻建議孫憑先易後難,以免昭關久攻不下,導致楚軍反擊,功敗垂成!
孫憑選擇採納了范蠡的想法,於是率領大軍南下,一路攻克楚國的鵲、庸浦、岸三座沿江城邑。
吳軍的進兵速度極快,再加上楚國東部邊陲的城邑,其防務基本上形同虛設,故而不到兩日的時間,楚國的沿江三成就改旗易幟,成了吳國的城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