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忌並不介意跟季蔻談論一些政事,蓋因作為枕邊人,他能對季蔻做到推心置腹,成為知己的存在。

一些悶在心裡的話,一些秘密,以後慶忌都能跟季蔻傾訴,畢竟有些話語不吐不快!

至於後宮不得干政,慶忌可沒有做出過這般規定。

古往今來,後宮干政的事情那是屢禁不止的。

周武王在伐紂時說:牝(pin雞無晨,牝雞之晨,惟家之索。

牝雞司晨,自古以來就是取禍之道!

但有的時候,後宮出來主持朝政,垂簾聽政也是時局所迫,她們遲早會還政於國君的。

經過這一段時間的相處,慶忌對於季蔻或多或少有了一些瞭解,故而並不擔心她會成為一個禍國殃民的王后。

恰恰相反,季蔻為人豁達大度,言行舉止都十分得體,每每處理後宮中的事務,都很是公道!

嫁到吳國不過幾個月,季蔻已經能跟宮中的人打成一片,深得人心,足見此女不是一般人,至少十分的賢惠,才德兼備。

所以,現在對於一些無關大局的事情,慶忌大可以透露給季蔻知曉。

“大王,太宰季子求見!”

慶忌與季蔻正在閒聊的時候,忽而就聽見熊子丹入內稟告。

既然是季札求見,就一定是有要事的!

慶忌不敢怠慢,便讓人將季札請入滋德殿,自己則是正襟危坐起來,跟季蔻坐在一起。

季札亦步亦趨的進入滋德殿,適才想行禮,卻見到王后季蔻,不由得一愣,隨後躬身作揖道:“老臣參見大王、王后!”

“叔祖不必多禮,請入座!”

在沒有外人的時候,慶忌一般都習慣性的將季札稱之為“叔祖”,而非“太宰”,這顯得親切一些,更拉近了自己與季札之間的關係,不會顯得太過生分!

“謝大王!”

季札隨後就坐在對面的蒲團上。

“大王,這是伯噽連夜派人送來的奏疏,請大王一閱。”

季札旋即將手中的一道竹簡遞給慶忌。

伯噽的奏疏,定然是關於武原,關於越國方面的事情,難怪季札適才在看見季蔻的時候,臉上會出現異樣的神色!

慶忌看過這道竹簡的內容後,並不避嫌,道:“跟寡人所料不差,越王已經答應議和。”

一聽這話,季蔻的心裡不禁鬆了口氣。

對於季蔻而言,吳越兩國交惡,是讓她最為難受的事情!

一邊是自己的父親(母國),一邊是自己的丈夫,手心手背都是肉,如何取捨?

而慶忌在面對著季蔻的時候,又顯得如此的坦然,這讓季蔻的心中不禁倍感複雜。

感動!

這讓季蔻堅信自己並沒有嫁錯人,慶忌是一個坦坦蕩蕩的君子,是一個值得託付一生的丈夫!

“大王,伯噽在奏疏中所云:姬光已經授首,不日其屍首就能傳回吳都。至於夫差、夫概二人,已經乘船逃亡,不知去向!”

“夫差倒是命大。”

慶忌淡淡的一笑,不以為意!

他承認,歷史上的闔閭、夫差父子二人的確了不起,他們將吳國帶到鼎盛時期,一度號稱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