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第 70 章 攻打皇宮。(第1/3頁)
章節報錯
第70章 第 70 章 攻打皇宮。
這一戰來得極快, 自通州起兵,一路勢如破竹,直逼宮門。城中百姓尚在夢中, 忽聞殺聲四起, 驚惶閉戶, 不敢窺探。
那些隨蕭敖攻城的將士,個個驍勇異常, 刀光凜冽, 竟不似中原之人, 所過之處, 無人可擋。
晚青妤聞訊, 心頭驟緊。此事來得突然,竟無半點風聲,連蕭秋折亦未曾向她透露半分。這些日子,他行蹤不定,只道是忙於要事,卻不想,竟是這般驚天之舉 。
她不敢耽擱, 當即命人緊守親王府,又匆匆趕往外祖母家,將她接回晚府安置,再調府中護衛嚴加防守,叮囑眾人不得外出。待一切安排妥當,她急急折返親王府, 喚來方於,命他速尋蕭秋折。
方於領命而去,許久後便回, 面色凝重:“少夫人,公子尋不到。”
晚青妤指尖微顫,心口發緊。蕭敖既已攻入皇城,此刻宮中必是血火交織,蕭秋折人在何處?可還安好?
方於低聲勸道:“少夫人,皇城已亂,不如屬下先護送您出城暫避?”
晚青妤搖頭,在房中來回踱步,心緒翻湧如潮。
此事蕭秋折竟未與她商議半分,亦未曾遣人傳信令她出城避難。她不能走,也不願走,她定要等蕭秋折回來。
皇宮,蕭敖親率精兵,先遣一部人馬將宮城圍得鐵桶一般,繼而親領鐵騎破門而入。雖他已年逾不惑,身披玄甲策馬而行,端的是龍驤虎步,威風不減當年。
鐵蹄踏過丹墀,直逼金鑾大殿。未及殿前,卻見禦林軍如潮水般湧出,將叛軍團團圍住。金戈映日間,玉麟將軍護著聖駕緩步而出。
皇上竟也一身戎裝,長劍在手,立在階前冷笑道:“三弟啊三弟,這麼多年過去,你還是這般意氣風發。怎麼,今日是打算取朕項上人頭,好繼承這九五之位?”
蕭敖勒馬環視,但見宮牆之上驟然現出無數弓箭手,寒光凜冽的箭鏃齊齊對準了他。原以為是出其不意的奇襲,卻不料早落入彀中,皇上分明是早有準備,就等著他入內。
“呵!”蕭敖忽然輕笑出聲,面對這重重殺機,竟是從容不迫地整了整腕甲:“皇兄此言差矣。當年敗在你手,今日該討回來的,本王一樣都不會少。”
皇上眯起鳳眸:“哦?朕倒要看看,三弟如何討法?”
皇帝負手而立,聲音陡然轉厲:“你身為親王,本該盡心輔佐朕治理天下,如今卻為一己私慾起兵造反,置黎民百姓於何地?今日朕就要替天行道,誅殺你這亂臣賊子!”
話音未落,皇上一揮龍袖,城牆上萬箭齊發,如暴雨般傾瀉而下。蕭敖卻是不慌不忙,一聲令下,麾下將士立時變換陣型,鐵騎如洪流般沖向禁軍。刀光劍影間,忽見後宮方向火光沖天,火勢迅速蔓延至大殿,將半邊夜空映得通紅。
蕭敖所帶兵將雖是不多,卻個個都是以一當十的虎狼之士。眼看就要突破禁軍防線,忽聞城門洞開,又一支大軍如潮水般湧來。為首之人身披明光鎧甲,胯下駿馬嘶鳴,正是吏部尚書張攸年。
張攸年橫刀立馬,陰鷙的目光穿過戰場直射而來:“王爺,下官奉皇命在此恭候多時了。”
蕭敖勒馬回身,劍鋒所指之處,血染宮磚。他望著新到的援軍,唇角卻勾笑:“張大人來得正好,本王正愁這場戲唱得不夠熱鬧。”
蕭敖在朝堂之上是何等人物?自幼長於深宮,歷經前朝奪嫡之爭,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當年若非因那樁風流公案被群臣諫阻,如今端坐龍椅之上的,又豈會是他人?
此人城府之深,心思之縝密,猶如一隻蟄伏多年的老狐。朝中眾人是忠是奸,是正是邪,在他眼中皆無所遁形。那張攸年雖頗有才幹,平日裡在他跟前極盡諂媚之能事,一言一行皆做得滴水不漏,可這般做派,又豈能瞞得過他的眼睛?
原本他並不欲與張攸年虛與委蛇,然則欲成大事,總需這等人物作為進身之階。況且有張攸年在明處周旋,反倒能替他遮掩暗中的籌謀。
他心知肚明,張攸年乃是皇上安插在他身邊的眼線,此人不過是個見風使舵的牆頭草,一朝得勢便想著左右逢源。
更可笑的是,張攸年竟以為他會輕信一個二品大員會放著聖眷隆恩不要,反倒來輔佐他這個親王謀奪大位?當真是把他想得太蠢了些。
這便是一場局中局,套中套。蕭敖早料定張攸年會在攻城之際臨陣倒戈,果不其然。
張攸年自然也是做足了準備。此刻見蕭敖神色自若,心知自己的心思怕是早已被看穿。但他揚聲道:“下官慚愧,雖與王爺相交多時,但為社稷黎民計,今日不得不誅殺逆賊。”
逆賊?
蕭敖冷笑:“張大人果然不負本王所望,當真是有些本事在身上的。皇上這般信任你,派你來我身邊做奸細,倒是選對了人。說來慚愧,本王確實曾為張大人的‘赤誠’所動。可惜啊……”
蕭敖話音未落,忽聞天際一聲炸響。剎那間,皇城內外黑影幢幢,無數身著玄甲、面覆黑紗的死士如鬼魅般現身,將宮城圍得水洩不通。鐵蹄聲震,又一支神秘軍隊自四面八方湧來,刀戟如林,直逼金鑾殿前。
兩軍相接,頓時殺聲震天。刀光劍影間,火把墜地,點燃了宮帷帳幔。宮中頓時大亂,宮女太監四散奔逃,珍玩器物散落一地。
就在這混亂之際,慈寧宮外閃過一道黑影。方奇身著夜行衣,面紗遮容,藉著火光陰影潛入院落。他輕車熟路地摸到內室,只見小皇子正蜷縮在錦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