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第 14 章 這聲音……熟悉。(第1/3頁)
章節報錯
第14章 第 14 章 這聲音……熟悉。
那日,蕭芮前來與晚青妤提及一事,說祖母如今滿心期盼蕭家添丁進口,已將二嫂雲淺逼得喘不過氣來。雲淺性情溫婉,恐難承受此等重壓。晚青妤聞言,心中暗嘆,不料此事竟轉瞬落於己身。
生育之事,豈是說說就能成?且不論能否輕易受孕,單憑她與蕭秋折之間的疏離之情,亦難有子嗣之望。婚期僅餘八月,若一旦有孕,便是插翅難逃。況且,她與蕭秋折至今未曾有過肌膚之親,何談同房共枕?
無感情之結合,所誕之子,豈能善終?
她才不願以子嗣羈絆一生。
然而太妃的態度,顯然日後催逼難免。晚青妤沉吟片刻,未發一言,唯有頰上泛起紅暈。
太妃閱人無數,見狀笑道:“此乃人之常情,何須羞澀?夫妻之道,本應琴瑟和鳴,攜手共度。秋折身為親王府嫡長子,年歲已長,理應為王府添丁增口。然而他終日忙於朝政,無心內院之事,實為不妥。幸得你歸來,望你二人早日誕下子嗣,使我得享天倫之樂。”
太妃精明過人,雖知二人成婚之由,亦曉晚青妤隱居山中兩年之事,然蕭秋折性情固執,不肯納妾,王府後繼無人,只得暫且求子。
況且晚青妤天生麗質,單論相貌已足夠出眾,心性與智慧,日後隨蕭秋折便可。
晚青妤無言以對,千算萬算,竟未料及此,她悔不當初,早知就不該隨蕭秋折回京。
太妃見她不語,斂笑正色道:“延續子嗣乃重中之重,尤以親王府為甚,眾人皆當盡心。”
太妃言及“眾人”,目光掃向江側妃,顯然意在蕭郢之妻雲淺。聽蕭芮之言,雲淺曾懷一胎,卻不幸小産,江側妃之壓力亦不小。
江側妃聞言,輕輕頷首,瞥了晚青妤一眼,隨即垂眸。
太妃不欲久留,起身道:“明日我於府中設宴,為青妤接風洗塵,再尋個好日子攜你至觀音廟祈福,願日後多子多福。”
多子多福?
此言令晚青妤羞赧不已。
其餘之語她不願回應,但若再拒絕去觀音廟祭拜,恐惹太妃不悅,畢竟在太妃看來,家中女眷延續後代乃天經地義之事。
晚青妤俯身行禮道:“太妃所言極是,青妤定會虔誠祭拜。”
她僅言及此,太妃已看出她心有不願,只是為何不願,太妃無暇深究,只求結果,她幾乎不容置喙地道:“即日起,讓廚房多備些滋補湯品,你與秋折皆需飲用。”
晚青妤不便反駁,心中暗自思量屆時倒掉便是,遂回道:“多謝太妃。”
太妃審視她一眼,唇邊勾起一抹不明笑意,又道:“這滋補湯老二家喝過不少,我瞧著挺有效,你二人定要服用,莫要辜負我一番心意。”
這是趕鴨子上架啊!
晚青妤雖無奈,仍應道:“多謝太妃關照,青妤定當謹遵。”
太妃應聲,欲離之際,忽駐足問道:“你與秋折如何居住?”
晚青妤一愣,未及答言,江側妃已介面道:“太妃,聽說二人分房而居,一主一偏。”
太妃聞言,神色驟變,直視晚青妤。晚青妤心知其意,忙解釋道:“就……就歸府倉促,尚未收拾妥當,況且我久居山間,一時難以適應。”
太妃不關心其習慣,唯求子嗣,遂沉默片刻,道:“秋折回府後,你二人到我屋中,我有話要說。”
她說罷,轉身離去。
晚青妤於身後恭送:“是,青妤恭送太妃。”
晚青妤立於門前,目送太妃與江側妃出了翠玉軒,方才鬆了緊繃的身軀,輕拭鬢角細汗,緩步至桌前,斟了杯茶喝。
玉兒見狀,笑盈盈上前,打趣道:“小姐何故羞赧至此?莫非心中有所期許?”
回府以來,晚青妤愈發覺玉兒言辭無忌,無奈嘆氣:“何來期許?不過臉皮薄,無言以對罷了。此事怪我思慮不周,若非如此,豈會隨蕭秋折歸親王府?如今倒好,仇未報,反惹一身麻煩,以後恐難脫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