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的秋冬,應該說是好訊息接二連三。

一參場喜獲大豐收,產量又創新高,直接用產量證實了參地用肥的有效性。

許世彥提出的微生物複合肥,以及微生物葉面肥的理論。

得到了農大的重視,直接上報農科委,獲批省級重點專案。

幸虧許世彥下手快,提前跟農大方面商議好了,把專案研究基地放到東崗鎮參場。

不然的話,還不知道被哪裡搶走了呢。

十二月十四號,省科委在南湖賓館,舉行了“長白山紅參成果鑑定、標準審定”會議。

會議邀請了二十九位相關方面的專家,許世彥作為長白山紅參的主要研究人員,國營一參場副場長,參加了會議。

參與會議的專家們,一致稱讚長白山紅參的加工技術具有國際先進水平。

作為長白山紅參的研製主導人,許世彥也得到了許多人的認可和讚譽。

長白山人參技術開發董事會,向許世彥發出邀請。

特聘許世彥為董事會專家組成員,併發給許世彥榮譽證書。

十二月二十七號,許世彥主持參與研究的“人參扣小棚技術”,在長白山人參技術開發董事會上做出鑑定。

吉林農大副教授等九名專家,共同簽字發給證書。

之前相關論文就獲得了人參學會八五屆年會的一等獎,這回又得了省級鑑定,得到了省級專家的認可。

轉眼間,八五年過去,八六年到來。

而原定一月十來號就能放假回家的許世彥,因為參與複合肥研究課題,到了一月末才放假。

八六年春節是二月九號,許世彥放假時,就離著過年沒幾天了。

“師父,要不然今年你跟我一起回東崗過年吧。”

臨行前,許世彥去看望楚老,卻發現楚老的家人都沒回來。

按說,離著過年還剩這麼幾天,就算請假,也該回來陪老人啊。

“你這也沒個人陪著,我不放心啊。”

不光是老人的兒孫沒回來,就連家裡的保姆,也不是成天在這邊。

因為要過年了嘛,保姆雖然離著近,可也得回家收拾收拾。

所以每天就是中午過來給做一頓飯,收拾下家裡,其他時間都是楚老自己動手熱一下飯什麼的。

“不用,這些年我早就習慣了,你看我這身子骨兒不是挺好麼?啥都能幹。

這算個啥?當年打仗的時候,條件跟現在那不是天上地下?不一樣過來了麼?”

楚老擺手,他不想麻煩許世彥。

以前許世彥都沒有在省城留到年根兒的時候,所以並不知道楚老過年是什麼情形。

他以為,就算楚老家那倆兒子離得再遠,過年了咋地也能請假回來陪陪老人。

如今才知道,他們根本就不回來。

“不行,這事兒不能由著你。

師父,收拾東西,走,我帶你回家過年去。

正好,讓你看一看我們家那幾個小崽子,都可好玩兒了。

我敢保證,師父一看見他們就能喜歡上。”

許世彥哪能由著楚老一個人在家過年?二話不說,就去幫楚老收拾衣服了。

收拾完東西,許世彥又找了張紙。

在上面寫了主人回鄉下過年,有事請打電話,並且留下了自家的電話號碼。

這個,是給春節期間來楚老家拜年的那些人的,省的他們來了找不到楚老還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