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咸陽兵造(第1/2頁)
章節報錯
秦王等人此次拜訪李信將軍收穫良多,不僅收穫了大秦最缺的名將,而且嬴景宇的地位再次上升
三公太尉一職...此太尉非彼時太尉,彼時太尉大多是空職,只有爵位
但現在的太尉可是有著不經王命可以任意調動全國兵馬的權力,權勢上已遠高過之前丞相一職
眾人商議完畢後,也不耽擱,秦王馬上召隨行宦臣,命宦臣將原上將軍府騰出地方來,讓李信入駐上將軍府邸
回宮後,立刻撰寫召書,第二日當著百官面在朝堂上宣佈拜李信為上將軍,而公子嬴景宇也升為太尉一職,總領全國軍務。
中尉城防統領一職暫由張昌擔任,同時擔任城外都尉統領一職
召令一下,朝野震驚!皆是不可思議,李信人人皆知,只是一出山就給予如此重要職為,是否太快了?
而嬴景宇能力、地位都沒什麼說的,但對方也才年僅16歲哪,讓一個弱冠少兒擔任三公太尉一職?
以其功看,沒什麼問題,但若與他的年齡掛上,怎麼看怎麼彆扭
但眾臣仔細想過後,也都理解了秦王這種安排,至少這兩個最重要的軍職,除此二人,還真沒有第三人能夠擔任。這還是在大秦國破家亡之際...
所以朝堂之上未有一人敢於提出異議,李信雖為上將軍,但上面還有公子宇制約,所以對其獲封上將一職也免強能接受
......
秦三世嬴子嬰在位第21日
早上秦王已在朝堂上宣佈了公子宇和李信的任命,下朝後嬴景宇與李信簡單商議後,讓李信持上將虎符與紫金印鑑先去往中尉城防兵營處,瞭解秦軍內外兵力和佈署情況
而後李信可以看情況調兵前往城外訓練士卒,發掘和培養中基層將領...
這種事,李信肯定要比嬴景宇做起來更有經驗,老油條了
本來景宇也想去往城外熟悉軍營,訓練秦軍,前世的特種兵經驗可不是虛的
但既然有李信坐鎮,那留在咸陽城將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
對,咸陽城!這可是個寶地,武器製造坊、商業製造坊,巨量的人口財富和強大的消費力
咸陽城毫無爭議的成為天下第一都!經過百多年的擴建咸陽城,七國商賈貴胄和庶民百姓等大量人口擁入咸陽城
至始皇帝時,咸陽已有百萬人口常居於此。即使近期有一些商賈貴胄們逃往關東,但卻沒怎麼影響咸陽城的繁華熱鬧
好似國破家亡與大多數人並無太大關係一般,無非就是再換個王而已...
所以關中目前不缺財富,由其新朝廷抄家數百奸臣判將家中財富,國庫從空虛之態立馬變得充盈起來
若秦王下令,對關中富商或貪官汙吏下手...那等天量財富即便打個兩三年仗也是可以支撐下去的
此事嬴景宇與秦王有商議過,秦王初聞有些不同意,因為如此做法有違秦律
但嬴景宇堅持自己的看法,若到時真要在函谷關與楚項六國軍隊對峙一兩年,怕國庫中抄家得來的那一點財富還擱不住大半年消耗
而且近期有計劃要在整個關中招募新兵,爭取在項羽到達函谷關時,大秦能有十萬以上可戰之兵,要不難以防住楚項四五十萬虎狼破關而入...
都是錢啊...
在2000多年前的關中平原,糧食基本滿足關中數百萬人口需求,在那個時代陝甘地代雨水豐潤,氣候溫暖
糧食倒不缺,但關中所產糧食最多隻能養起一支25萬能夠長期爭戰關東的精銳之師,再多兵力就會出現糧食危機
所以在秦惠文王時期,惠文王力排眾議,果斷派大將司馬錯出兵拿下巴、蜀三川之地,此兩地適合糧食種植,因此才有了後來的秦國不斷上升膨脹,最終力壓六國而一統天下
因此現在的關中不缺錢、糧,不缺商,更不缺兵器製造。缺的是足夠士卒的可戰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