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拜將(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信笑道:“大王不必過於憂慮,信剛才說了,只是對項羽此人瞭解甚少。退卻楚項也並非死局,至少現在大秦形勢比之前不可同日,這是我方的優勢。”
嬴景宇開口道:“宇與將軍所見略同,戰場形式,瞬息萬變。若以名將對陣名將,哪一方也難以完全吃掉另一方。而勝敗即在於微妙毫裡之間...”
李信聽後眼睛一亮:“宇公子所言甚是,信未料到公子在兵學造詣上也有如此天份,信大開眼界也。”
“信正是從未低估項羽,所以才不敢說能夠退卻關東六國。但以今日秦之形勢,信比以往多了許多信心可以守住函谷一關。”
景宇道:“李將軍既說劉邦會走武關入秦,那項羽為何不會同走武關?要知武關比之函谷更難守衛,項羽破武關也會更容易些。”
李信輕搖下頭:“信並不能確定楚項會走哪一關,但憑以往項羽作戰方式和手段,進犯函谷關機率要大一些的。領六國軍隊數十萬,乘滅秦之勝勢而來,而函谷關自古難破,想必項羽會自負要破函谷,以在其戰績上留下濃重一筆。”
“信之猜測,並無根據。還請大王定奪!”
嬴子嬰不解道:“李將軍一直在討論楚項,但劉邦已領大軍欲攻我關中,李將軍是否已有良策,退卻劉邦已有必勝把握?”
李搖撫須笑道:“呵呵,大王。信剛已說,劉邦是為取巧鑽營居多,他能走到今日地步決非是他個人之能,”
“再者,劉邦軍隊人數遠不如項羽,也不似楚項軍隊般善於打硬仗。若關中廟堂還似以往混亂,那劉邦是有機會破關攻入咸陽的。”
“但此時,劉邦之軍對我秦軍將毫無優勢,若我關中經一月時日大力整頓,不僅兵力會有所增加,而且戰力也不同以往。以逸待勞,我秦就不是退卻劉邦了,而是要考慮怎麼吃掉劉邦。以防劉邦在關外等候項軍,兩軍結合以大增防守兩關的壓力.....”
秦王聽後恍然道:“原來如此,寡人少懂兵事,聽將軍一言,茅塞頓開之。由此說來,我大秦目前最缺良將...”
李信身體一顫,拱手道:“大王,良將之事,信之所見,宇公子最為合適。若有宇公子領軍,大有希望守住關中,退卻六國之兵。”
此話一出,把包括秦王在內眾人震的一驚
嬴景宇哈哈一笑道:“宇何德何能統領秦軍?宇對兵事雖有涉列,但數萬至十萬以上的大軍團領兵作戰還從未有之。”
“而整個關中有此經驗和戰績者,唯將軍一人耳。我與父王親自拜府,正是想請將軍出山,以統領秦軍,退卻劉項。”
李信面色大驚道:“大王、公子能看中信,信之萬分榮幸。但信乃...信久未領軍,生疏戰陣,怕難以再擔當此任。”
“不過信可推薦我兒李念加入秦軍為朝廷效力,可讓李念在軍中以伍長或什長做起,憑其能力可以擔任此職。”
此時一旁甚少說話的馮陀一臉不滿道:“李信老兒,今日大王和公子親自來訪,邀你擔任重職。你不謝恩領旨,故意推辭是為何故?還不快快謝王領命乎?”
說罷馮陀使勁向李信擠眼睛,怕其拒絕王令而惹怒秦王二人
“......”
秦王向前一步,微笑道:“李將軍還是在介懷往事啊。寡人看李念頗有英武之姿,又師隨名將,一個伍什長是否大材小用乎?孤王可以命其從千夫長做起,若有戰功,可更快領軍。”
李信趕忙跪地道:“大王萬萬不可,小兒習性做父親的最清楚。雖念有些兵學才能,但跟信年輕時是一樣的。信年少成名,得始皇重用,生出驕躁之心。信請大王讓我兒從伍長做起,按功提拔,當為穩妥,以防走其我的老路...”
秦王無奈搖了搖頭:“允!寡人令,李念自今日起,跟在公子宇身邊。將職伍長,若有功爵,孤王會親命升其將位!”
李念激動地雙膝跪地:“李念領命!謝大王!”
秦王繼續道:“李將軍,你是明白人。寡人說再多也顯得無趣。孤再次請將軍出山以統領秦軍,可願意否?”
嬴子嬰也怕李信再次拒絕,因為領兵打仗之事,最需要的是主將的勇氣和信心,若李信連往日的自信都被磨滅了,那即便李信軍事才能再出色,也只能放棄任用了
信心比黃金重要......
李信一時未有答話,但最坐不住的是馮陀與李念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