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繡、劉表結兵去追,追得正緊,前方現出一條夾道,張繡本就聽得進賈詡的話,處處防備不測,此時見夾道處險峻非常,心生警兆,正要提醒劉表,卻不料劉表已經率眾衝入夾道當中。

忽然伏兵盡起,夾道上旌旗招展,吶喊聲聲,夾道中,飛出一馬,身後無數騎兵,馬上一將正是許褚,只聽許褚哈哈大笑道:

“丞……丞……相已派我等……等……等你多時。”

說罷,大斧一擺,亂箭齊發,劉表大駭,急令撤兵,許褚哪裡肯舍,領兵衝殺,直殺得劉表退出夾道,張繡遠遠望去但見荊旗不可勝數,亂箭齊發,知道確有埋伏,不敢力敵,拼力救下劉表,敗回南陽。

許褚見劉表、張繡兵馬已退道:

“速……速趕丞相!”

眾軍即整隊形,退出夾道,卻只有兩千精銳,原來是曹操算得劉表、張繡必有追兵,叫許褚以旗幟虛掩以為伏兵,嚇退追兵,而大隊人馬早已在行軍路上。

劉表、張繡面上無光,悔不該不聽賈詡所言,才有此敗。剛回大營,卻見賈詡正立在營門口,二人不禁面現愧色,正欲下馬,賈詡見二人灰頭土臉的回來,卻走上前道:

“且勿下馬,此時整兵追襲,必勝無疑。”

張繡、劉表相視一眼說道:

“我軍士氣已然受挫,士氣頹廢,哪有勝算?”

賈詡捋須笑道:

“將軍只管派兵追襲,若不勝,可斬我頭。”

張繡雖不知道其中算計,卻對賈詡深信不疑,於是揮兵追趕,而劉表不敢再率兵追襲,留在營中,待張繡趕至夾道,見對方只是虛插旗幟,方知對方虛張聲勢,當下懊悔不已,奮起追殺。

張繡所率都是精騎,自然馬快,趕到曹操尾巴,一頓掩殺,直殺的曹軍大敗。張繡正殺得起勁,忽從山後衝出一路人馬,張繡恐有伏兵,不敢再行追擊,這才收兵回營,劉表見張繡所得軍資無數,不禁大奇。

忙問賈詡何故。

賈詡笑道:

“此事看似難解,其實道理非常簡單,我自會說與將軍聽,只是,日後若有麻煩,還望將軍相救。”

劉表此時對其間道理甚奇,連忙應承道:

“我與張將軍唇亡齒寒,這是自然。”

賈詡這才道:

“說句不中聽的話,二位將軍雖善用兵,但實非曹操敵手。操軍雖敗,必有猛將殿後,以防我軍追兵;我軍雖盡起精銳,但比起曹操勁兵,卻不能與之披靡:故知必敗。想那曹操攻城正緊忽急於退兵,必因許都有要事,既破我追兵之後,必輕車速回許都,所以不曾防備;我軍乘其不備而更追殺曹軍:故知能勝。”

劉表、張繡聽完都歎服不已,暗贊賈詡奇謀。

劉表甚至私下拉攏賈詡道:

“賈公智謀無雙,可否隨我小住?”

賈詡當然知道這劉表的意思,笑道:

“將軍,可知高祖時的張良?高祖對其言聽計從,作為軍師,能得如此主公,實為軍師之幸事,今我家主公雖無遠謀,卻對我言聽計從,怎能以怨報德?”

劉表嘆道:

“賈公之心,我豈不知,只是日後若我入土之時,舉族恐有滅族之災,還望先生指點一二。”

說罷深施一禮。

賈詡嘆道:

“此是天事,非是人為,賈某若是健在,必不負將軍所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