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孫家氣運(第1/2頁)
章節報錯
待周瑜趕回吳郡之時,但見吳郡上空祥雲朵朵,非旦未降氣數,反又增了幾分,不禁訝然?
他知孫權此人有飛龍在天之相,非同小可。卻也不敢相信,他江東未穩,就能得如此氣數?
周瑜當下心中便生疑惑,未進吳郡,孫權已親自出來相迎,但見孫權面露倦色,顯是悲傷過度。但眼神中卻神采奕奕,似是功力大進,氣運更盛昨日。見得周瑜,雙眼已然落淚道:
“公瑾既回,我無憂了!”
周瑜迎上,雙手緊握孫權,深深點了點頭。不管怎麼說,周瑜相信,眼前這個人比孫策更適合成為人皇。
進了吳郡,周瑜不由感慨萬千,想及昔日情誼,如今再不能相見,心中實難平靜。直到看到那刺眼的靈柩,周瑜再也忍隱不住,登時淚若雨下,哭嚎出來。
想當年,丹陽路口與孫策相識結成昆仲,後又在兩叉口與孫策重逢共圖天下……一路上披荊斬棘,何等艱辛,眼見大業將成,卻不想,竟遭此厄運,落了個神形俱滅的下場!怎能不讓人心生寒意?真是天妒英才啊!
大喬抱著孫策幼子孫紹跪伏於地,一一謝禮。
見到周瑜之時,只覺得親切非常,想那前世也是有無數因果糾纏,此生相見自如親人一般,只覺一時間似有無數言語要訴說,只是人多眼雜,不得而已。
周瑜正自傷心處,忽覺肩頭一沉,卻聽得吳國太的聲音響起:
“公瑾,回來就好。”
周瑜忙側頭望去,那龍女想是傷神已極,面色慘淡,哪還有那修真者的淡然?不由心中更痛道:
“老夫人,究竟是何人所為?”
吳國太搖了搖頭閉上雙眼,淚水滾落而下,吳國太吐了口拙氣緩緩道:
“大仇已報,是許貢門客所為。不要再提仇怨之事,此實為我兒的命數。”
周瑜聞言,淚自湧出,低聲恨恨道:
“連仇都報不得嗎?”
說完此話,當下心中已有計較。
吳國太似未曾聽見一般緩緩道:
“策兒臨終之時,唯一心願便是能再見一次公瑾。今日公瑾在此,我就在這靈柩之前親述我兒的話。”
當下將孫策所囑一一告之周瑜,周瑜聞得吳國太說得悲切,又知孫策將江東託付於已,當下大慟,哭拜於地道:
“伯符!周瑜必以死報兄長知已之誼!效犬馬之勞!”
吳國太微微點頭,有周瑜坐陣江東,天下無憂,必可定這亂世。
不一會,孫權來至靈柩前,周瑜忙與主公禮見過孫權,孫權道:
“願公勿忘先兄遺命。”
周瑜道:
“主公放心,某願肝腦塗地,報知己厚恩。”
孫權點了點頭,這才與吳國太雙雙退出靈柩。
周瑜平復傷感之情,暗自計算,這才走至大喬身邊道:
“伯符死的蹊蹺,你若留在此處,也恐怕有性命之危,要早做打算才好。”
大喬只是啼哭,良久方道:
“伯符定是被……”
周瑜忙將指尖放至唇邊,搖頭道:
“不可說,不可說,報仇之事,再勿提了!否則,縱使是我,也保不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