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交代後事(第1/2頁)
章節報錯
孫策抬起手來,緩緩撫去吳國太兩頰淚水,笑道:
“母親勿憂,兒只是微感不適,待兒好了,再陪母親。”
吳國太當下哪還忍得住?只是抱著孫策痛哭。
待吳國太稍稍平靜,離了孫策,大喬方才上前。孫策忙握住大喬手,溫聲叫她取了一面銅鏡。大喬不忍違逆,只得取了面銅鏡,孫策執著銅鏡,但見鏡中的自己有若骷髏一般,哪看得出自己,只是隱約間還能看出自己的模樣,驚道:
“啊!我怎麼瘦成這樣?”
忽見鏡中形容一變,只見于吉立於鏡中,面帶微笑,直視自己。
孫策不由心驚,當下,金瘡爆烮,再也抵制不住,怒火攻心,昏絕於地。
直至此時,縱是金仙至此,亦無解法,恐待神形懼滅!可憐江東小霸王,就這般身隕,實是可悲可嘆啊!!
大喬見此情狀當下大驚,只是捂住嘴哭泣。
幸好吳國太回來,見孫策情狀,知孫策大限臨頭。
當下鎮定非常,一面令人將孫策抬至床上,一面卻又令人去召來孫權、張昭等一干重臣親信
但孫策所受瘡傷崩裂,亦是大礙,吳國太又令人將華佗弟子的藥劑給孫策服下。
良久,孫策這才幽幽轉醒,他也知道自己大限臨頭,看到了張昭。突得心中一震,似有所悟。
原來,孫策一直未想過斷劍之事,先是重傷未及思慮。
後來,重傷之中心中煩亂有大喬日夜陪伴,你儂我儂間,更是忘了此事。
今日,人之將死,似是迴光返照一般,突然心裡通明,方想起斷劍之事,目光與張昭一觸間,孫策一直注視張昭神色,卻見張昭神色卻不由得有一絲慌張。孫策此時內心通明,自是感應到了一二。也是張昭機警,自知洩了密事,一個箭步上前道:
“將軍,怎麼憔悴至此?”
孫策以手撫住張昭手,緊緊握了兩握。張昭似有所悟,若有所思。
卻見孫策將孫權招至前來深吸兩口氣道:
“天下方亂,群雄並起,賢弟可居吳越之地,憑三江之險,當大有可為,自可光耀我孫家門楣。”
孫策所想不假,當年項羽烏江自刎之時,便佔得江東之地。
孫策轉頭看了看張昭,人之將死,似是往日煙雲均已成過往,只是付之一笑,又遍灑眾將,慨然道:
“子布諸君,要好好善待小弟孫權,策,感激不盡。”
話畢,極為費勁的朝眾人行了一禮,眾將均是血性男兒,與孫策出生入死多年,親若兄弟一般。眼見孫策如此,不禁淚若雨下,連張昭心中亦有不忍別過頭去。當下,孫策取了印綬,遞與孫權,輕撫孫權的頭道:
“陣場廝殺,與天下爭衡,弟不如我,舉賢任能,鞏固根基,我不如弟。”
此言盡得真意,孫權聽來,不由點頭。想那孫權非是凡龍,他早知那于吉神通,曾數次拜會於吉,不敢強爭天命。他與孫策不同,孫策此人向來不信天命,終有此難,一切均成畫餅。
孫策嘆氣道:
“賢弟且勿忘父兄創業艱難,以後的路,靠自己了。”
孫權早已淚流滿面,後來,孫權稱帝亦不敢為孫策追贈帝號,眾將多說其薄義涼薄,也是由此而來,至親如此,也是自不由已。
當下,孫權拜取了印綬。
孫策眼見其母,吳國太忙快步來至床邊,竟無語凝噎,只是淚流滿面。
孫策搖頭笑道:
“母親,孩兒不孝,害得母親黑髮人送白髮人,以後不能再孝順母親。今將印綬付給二弟,望母親好生照看。父兄的舊將,且不要怠慢了。”
吳國太聞言,更是神傷不已,老淚縱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