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孤身犯險(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劉繇不識能人,加之太史慈又看似年幼,劉繇將領亦多有輕視,便更加埋沒了。而且太史慈一直在東萊,出世未久,劉繇卻也不知太史慈孤身一人獨闖連營救孔北海之事,所以本能下判斷便有失誤,便未把太史慈當作心腹。
當下議事之時,卻說帳下有一將叫張英的道:“將軍放心,某願領一軍屯於牛渚,敵人縱有千軍,也是難過。”
張是虎熊之將,修得熊煞之氣,有千鈞之力,甚是厲害。
所以劉繇對張英倒是很放心,而且張英追隨自己已久,卻也是親信之人。劉繇手下本來還有一猛將笮融。二人看似雖近,卻不能算是心腹,關鍵時候卻不知道會不會叛節投敵。
張英領命正要出去,這時走出一小將道:“將軍慢行,我願為前部先鋒。”
原來此人正是劉繇手下第一勇將太史慈,不過劉繇不知道。
劉繇一見太史慈,心生情意,笑道:“你還年幼,難以服眾,先留在我左右吧。”
眾將均自哈哈大笑。
太史慈心有不悅,大丈夫當戰死殺場,怎能一直困守於此?不過主將這般說,卻也無可奈何。其實劉繇見太史慈年幼,照顧成分居多,留在自己身邊,總好過馬革裹屍,卻不知太史慈有以武入道的宏願。
卻說張英,領兵至牛渚。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張英先將糧草屯於安邸閣,卻也深合兵法之道。孫策兵馬來至山前,卻被堵在這牛渚山下,孫策領兵略戰,知此卻是曲阿必經之處,當下排兵佈陣。
張英在山上遠遠望去,只見孫策龍虎之相,不由心生鄙夷,當下心生敬意,取槍便來至陣前,持槍遙指孫策,大罵孫策興不義之兵,討正義之師。
孫策見張英生得雄壯,回顧諸將道:“何人替我把他拿下?”
一旁黃蓋應聲而出喝道:“某願往。”說罷提刀便上。
當下張英施展出體內的熊煞之氣,黃蓋只覺得眼前煞氣瀰漫,破體而入,不由手腳生寒。
兩人正鬥在當場,眼見那黃蓋不敵,張英卻聞自己本隊中一陣嘈雜,餘光望去,不由大驚。
張英餘光一掃,只見一條火龍直燒的張寨如同炭烤,黑煙直照紅了半邊天,張英哪還有心情與黃蓋纏打,急撥馬頭,回軍去救營寨,孫策在陣前看的清楚,嘴角一彎,猛然間雙目精光直射,大吼一聲:“殺。”
大軍如傾瀉之水,趁勢直殺了過去,氣勢如虹。
眼見兵敗如山倒,陣勢已亂,軍威已喪。亂軍之中只見孫策部隊如排山倒海一般殺向亂軍,張英哪還有辦法抵擋?只好棄了牛渚,卻先往山裡逃去。
張英後寨起火卻是何故?原來卻是其麾下兩員健將,此二將皆是後來勇冠東吳的名將,一個姓蔣名欽,字公奕,壽春人;一個姓周名泰字幼平,九江下蔡人。
近日聽聞孫策打牛渚,知道機會來了,便跟著張英過來,果然立下大功。要知牛渚地勢險峻,易守難攻,若是硬攻,必定是損兵折將,如今迎刃而解,其功不小。
孫策這一陣獲降卒四千餘眾,糧草不計其數,又新得兩員上將,當真是雪中之炭。眼見形勢大好,孫策趁著兵威直奔神亭而來。
張英敗陣回營,數萬之眾,只麾一將,沒把劉繇氣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