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一勞永逸(第1/2頁)
章節報錯
此刻在張寶帳中,部將景旭見他暗自沉吟,愁眉不展的。
便小心的對張寶說道:“將軍勿憂,以您的威望,只要拿下幽州之後,定然能夠東山再起。”
沒想到,聽了他的話後,張寶更是懊惱:“想我起義以來,到哪都是贏糧景從。只要亮出我地公將軍的名號,便抵得上十萬大軍。沒想到此次前來冀州,只招得我兄弟三人的五萬舊部。便是我這地公將軍的名號,也沒起到半分作用,當真天要亡我?”
景旭見他這般沮喪,趕緊勸說:“將軍休要氣餒,這天意還是在您這邊的。這皇甫嵩是天下名將,天公、人公二位將軍,俱是折在他的手中。現在他兵馬既去,正是為兩位將軍報仇的好時機。等大仇得報,漢軍再無可用之將,大事可成矣。”
雖然知道這是他的安慰之言,但是張寶聽了以後,心裡稍稍舒服一些。他突然想到,偷襲自己的漢軍主將,有些眼熟。
便向景旭問道:“這支漢軍的三個將領,我記得是在當時陽城大戰之時,朱雋手下的三員虎將。你可知他們都是何人?”
景旭趕緊回答:“那大耳的叫做劉備,祖上乃中山靖王之後,現任安喜縣尉,剩餘那二人,確是不知,想必是家臣舊將,或是江湖遊俠。”
此次來到冀州再聚義軍,好不容易招集了五萬舊部。卻先被皇甫嵩剿滅萬人,這次又讓劉關張偷襲折了近萬。
此刻新仇舊恨,一股腦的湧將出來。讓張寶的腦海之中,錚錚作響。
他咬牙切齒的說道:“等我到幽州再廣聚兵馬糧草之後,定要先殺此三人,以消我心頭之恨!”
景旭見他如此,也是不敢相勸。
此刻劉備也在發愁,他向關羽說道:“這次借得偷襲之利,方能消滅黃巾軍萬人。但是賊兵尚有數萬餘眾,我等只有五千兵馬。這群黃巾多是張角能征善戰的舊部,如果不能消滅這支黃巾軍。等他們入寇涿郡以後,以後還有何臉面,去見故土的鄉親?”
張飛聽說,也是滿臉著急:“二哥,你平時計謀最多,倒是快想條計策啊!”
關羽沉思了片刻,說道:“要想消滅這支黃巾軍,倒是十分困難。可是想要讓他們去不了幽州,我倒是有個辦法,可以試上一試。”
劉備聽他說的,也不是那麼肯定。但覺得總比沒有主意強,便問道:“不知二弟,到底想出的是什麼辦法?”
關羽對劉備說:“他們要去幽州,必須先渡過易水。我觀這支黃巾的主將,貪生怕死,定然不會首先渡河。我們可趁他大軍半渡之時,偷襲黃巾中軍。到時候攪得他們陣型大亂,只要能殺了主將,剩下餘眾群龍無首,便是一盤散沙。到時再清剿一番,涿郡之危可解。”
劉備聽後點點頭,覺得關羽的這個方法應該能成。
隨後,劉備便多派斥候,時刻關注著黃巾軍訊息。
而此刻張寶,也因為和漢軍相持不下,暗自發愁。
他在帳中對景旭、高升說道:“我們就是因為糧草不多,才想著先到涿郡劫掠一番。現在一直和這支漢軍僵持,恐怕沒有到達涿郡,軍中便會有斷糧之危。”
高升知道張寶畏懼關羽、張飛之勇,他素來自視甚高,覺得前番在陽城,劉關張只不過是憑藉詭計取勝。
他向張寶說道:“將軍,某雖不才,願領三千兵馬拒敵,保證大軍平安渡河。”
景旭聽他這麼說,覺得太過託大了,趕緊勸道:“高將軍,兵家大事不同兒戲,要三思而行呀!”
高升素來看他不起,只以為景旭是想阻止自己立功。於是雙手抱拳,頭過於天,向張寶說道:“某願意在此立下軍令狀,若是有失,願依軍法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