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死灰復燃(第1/2頁)
章節報錯
僅僅數月,趙弘、韓忠、孫仲三人,在荊州南郡,聚黃巾數萬之眾,殺官搶掠,聲稱要為張角報仇。
劉表初到荊州,手下並無精兵強將,趕緊上疏求救。
朝廷便讓朱雋率領得勝之師,前往南郡討伐黃巾軍餘孽。
來日,大軍行至宛城。
此時黃巾軍已經聚眾十萬佔領此地,趙弘派韓忠前來宛城迎戰漢軍。
朱雋統兵攻打,劉關張三人奮力迎戰,韓忠被殺的大敗而回。
不日,韓忠便派使者出城來見朱雋,想要向漢軍投降,朱雋卻堅決不同意。
劉備不明緣由,朱雋便向他解釋了一番。
劉備趁機提議,如果大軍圍攻,恐怕城內的數萬黃巾都效死力。不如留出兩個城門,讓他們可以逃跑,這樣黃巾軍便無心戀戰了。朱雋聽後,認可了劉備的計策。
當劉備回到帳之中,向關張二人說出朱雋之言的時候,張飛不明所以,關羽只是冷笑。
劉備奇怪的問道:“二弟為何發笑?”
關羽傲然道:“我只笑這朱雋,雖是出身寒門,但畢竟和我等不同。他雖然身份低微,但畢竟是庶族,家裡錢糧土地頗豐,又怎知百姓疾苦?這些被黃巾賊劫掠的錢財,又有幾分能分到那被裹挾百姓之手?便是他殺盡大半個天下,該反的還是反!”
然後斟酌了一番事後說道:“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亦可覆舟。這黃巾作亂,為何一呼百應?只是因為饑民遍地,餓殍遍野,他們反也是死,不反也是死。要是造反,還能吃上幾頓飽飯,如果是我們兄弟三人,又會怎麼選?”
張飛聽關羽這麼說,心直口快的說道:“如是這般,那還不如反了算了!”
關羽聽他說完後,接著道:“當今天下,不說是天子,便是門閥士族,宗族豪強,寒門庶族,又有幾個不是像朱雋這樣,把百姓當做豬狗牛馬?若是當今天子繼續昏庸下去,那這天下定然烽煙遍地,戰火連天!”
劉備聽他這麼說,也覺得十分有理,但對二弟口中對靈帝不敬,也是頗為惱火。
過了一會,他鄭重道:“二弟所說,雖是金玉良言,但今後在外,不得胡說,否則難免有殺身之禍!”
說完之後,他又看了張飛一眼:“尤其是三弟,你心直口快,更是要小心注意!”
關羽、張飛看大哥說的如此慎重,趕緊齊聲答應。
次日,朱雋採納劉備的建議,撤掉東面和南面的兵馬,然後一起攻打其餘的兩個方向。
韓忠果然領兵逃跑,朱雋與劉關張三人帶兵追殺。
張飛覷得一個機會,張弓搭箭,直接將韓忠射死於亂軍之內。
正在他們追殺亂軍之際,趙弘、孫仲引大軍前來。朱雋見他們勢大,便暫時撤軍,避其鋒芒。
趙弘、孫仲收攏逃散兵馬之後,再次奪回宛城。
朱雋帶兵離宛城十里下寨,剛要派兵攻打,有軍士稟報,孫堅帶一千五百人馬來投,朱雋聽後大喜。
待到合兵一處,朱雋命令孫堅攻打南門,劉備攻打北門,自己攻打西門,留出東門讓黃巾賊眾逃跑。
孫堅首先登上城牆,將趙弘殺死。孫仲領兵衝擊北門,正好碰到劉關張三人,他不敢應戰,趕緊往回逃跑。卻讓劉備彎弓搭箭,一箭射死於馬下。
至此,荊州皆平,天下已無大股的造反黃巾。
南郡之役,朱雋斬首數萬,班師回京,被封為車騎將軍,他又上疏表奏孫堅、劉備之功。
孫堅有朱雋的極力舉薦,加上早已經拉攏好了關係,受封別部司馬,然後歡歡喜喜的上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