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吾乃劉備!(第1/2頁)
章節報錯
張舉想要拿得劉備人頭,殊不知劉備和公孫瓚,雙雙也想取得他之人頭。
整整一日後,張舉人馬和烏桓兵士,距離令支城,不足六十里。
依照前方所探,公孫瓚部,仍在攻城,且未有從主道遣卒來阻,叛軍眾將,這才大鬆一口氣。
可當大隊人馬,路過一處土丘地帶,往令支城方向前進時,忽而狂風大作。
狂風之下,便如灰塵四起。
軍將還好,然以普通兵士,一些為沙土所擾,看不清周圍,有的為狂風吹倒。
這股詭異的風,很快引起張舉警惕,他騎馬上千,尋到南蘭玉,面色凝重道:“南蘭將軍,依我看,當迅速召集各部人馬,集中進發。
此風,到來詭異,完全不像是天地而成,說不定正是公孫伯圭,以使人所用術法!”
各方統領將領帳下,其中幕僚軍將,於突破提升中,雖說鮮有人能透過感悟天地,而領悟到術法,但絕不是沒有。
他張舉也好,或是烏桓人丘力居,以及在遼東經營多年的公孫瓚,旗下皆有此中人物。
可惜前日之戰時,張舉帳下的一名懂得術法之軍將,突圍間,不幸陣亡。
否則的話,只要有同境界軍將,會此術之人,足可破之。
南蘭玉正眯眼望向四周,張舉所言,提醒了他。
作為百戰之將,又受丘力居之名,曾勢如破竹,侵略冀、幽多地的將領,他隨機應變之能力,也是極快,當著張舉之面,他迅速向左右信兵下令道:“迅速吹響牛角號,集結我部人馬!”
這命令剛說出後,忽見在土山之上傳來喊殺聲。
不僅是土山,斥候來報,漢軍大部騎兵,從令支方向,也突兀來襲,騎兵數量,粗略看去,或有近千之眾。
到了此時,張舉也好,南蘭玉也罷,何不知曉。他們行蹤在為公孫瓚和劉備掌控後,而今正是中了埋伏。
“公孫伯圭,還有那劉玄德軍中,當是有高人!
此間怪風,還有那土山!”
張舉心驚不已,他迅速將親部人馬召集在身邊,以便保全自身。
即便如此,但如何瞞得過劉備火眼金睛?
全軍將軍四千步卒,昨日連夜,打著火把翻山越嶺,透過一些小道,終是趕在張舉等人必經之路上埋伏。
每當有地方斥候路過,他果斷動用一下隱藏術,餘者時間,則以修整。
看到張舉大部人馬,進入伏擊圈後,以“呼風喚雨”術法用之,以便打亂叛軍陣型。
而後,他與公孫瓚於兩端各領人馬,自是大部人馬衝殺而下,所要的,正是打疲憊之叛軍一個措手不及。
騎兵則於外圍,也是故佈疑陣,後做衝殺而來,恰是要給叛軍壓力。
劉備可以說,將很多方面,都算計入內,才能一擊殺來。
“雲長,你往左側而去,殺了那軍將,好同伯圭人馬匯合!”
兄弟之間,不需多言,劉備命下,關羽手中的青龍偃月刀,閃爍紅光,由之在前,將叛軍之部,劈開了一個口子,率步卒而入。
霎時間,無數的經驗值,匯入到了關羽頭頂。
劉備見此,移開目光,所望方向,正是張舉所在方位。
無他,在之目光掃視下,無數兵士資訊匯入腦海,而張舉那泛著淡淡黃芒的名字,分外讓人矚目。
他向左右殺敵的趙雲、田豫道:“子龍,國讓,汝等護我左右,隨我殺了那將!”
順著劉備劍鋒所指,趙雲和田豫各做長嘯,隨之騎馬,緊緊跟著劉備左右,直衝入敵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