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飛機(第1/2頁)
章節報錯
自有關火箭問題被公開後,德國雖然表面上與庫斯特搞對立,但實際上卻在暗地裡偷偷更換材料,把鋼材換成最好的。
庫斯特得以騰出手來管理其他事物。現在最值得他關心的莫過於飛機了。
世界是立體的,戰爭自然也是立體的,不能只揪著陸軍和海軍這種潛力較小的基礎作戰單位,有遠見的人都會看到飛機上的價值。
目前的飛機都是雙翼機,效能和防護都極差,光是步槍子彈就能打爛。
至於要開發什麼飛機,毫無疑問最重要的是轟炸機。
原因很簡單,無論是哪,都沒有防空設施,常處於萬米高空上的轟炸機自然就成為了最好的對敵手段。
當然,為了確保能夠施展立體化的進攻,必須要保證飛機能夠把精兵運輸到敵後,承擔這類任務的運輸機也不可少。
如今普遍使用的雙翼機有巨大缺陷,木頭機翼被打一下就粉身碎骨,糟糕的結構也難支撐飛機能夠在墜毀前抵達降落點,至於兩個翅膀的設計更是糟糕,讓飛機變成飄在空中的活靶子。
飛機使用雙翼設計的主要原因就是動力不足,進而使飛機升力欠缺。
雙翼機可以有效增大機翼與空氣的接觸面積,提高飛機的升力。
然而缺陷也集中在這,增大與空氣接觸面積後,升力是提高了,但阻力也一塊提高了。
這就導致雙翼機可以飛起來,但速度一直拉不上去,處於十分尷尬的窘境。
然而庫斯特不是一般人,他不會有在科技上的侷限,他有黑科技!他帶來的引擎完全能夠使用原始的巨大推力使飛機上天。
所以也就無需多慮了。轟炸機方面,庫斯特決定開發一種適於同盟國處境的機類——俯衝轟炸機。
雖然俄國已經投降,陸地上的封鎖已經被解開,他們無需擔憂資源問題。
但這個時代可沒有什麼先進的東西,沒有能力讓飛行員知道自己水平投放的炸彈到底會落到哪。
遠距離飛行也是別想了,除非飛行員有著和陸軍一樣或是更勝一籌的戰鬥力,就像紅海軍那樣,否則還是老實點,確保航程距離在飛行員可以回來的範圍內吧。
針對這一類需求,和時代的侷限性,致使飛機最多停留在戰術轟炸階段,而最能夠勝任戰術轟炸的無疑是俯衝轟炸機。
短小而又精悍,危險而又精準。這無疑是形容這類飛機的最好詞語。
庫斯特打算研發的俯衝轟炸機是負有盛名的JU87,說是斯圖卡更貼切些。
它的能力在戰爭中就已經被肯定,無論是在哪個方面都極其優秀,理應成為最佳選擇。
運輸機相比於俯衝轟炸機,開發時間就相對早很多了。畢竟最早的滑翔機也能列入運輸機的行列。
JU87的同宗兄弟——JU88能夠勝任運輸的需求。擁有穩定的機身和堅固的結構,以及強悍的四引擎驅動的它,能夠支撐飛機在高空安全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