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高地會戰(第1/2頁)
章節報錯
瓦薩來意猶未盡,但身為指揮官的職責讓他冷靜下來。
俄軍正面被突破了,他們的兩翼卻還不知道。這無疑是一個極佳的進攻機會。
他能夠藉此支援兩翼,可支援哪一翼呢?
仔細斟酌後,他最終決定支援右翼的友軍,畢竟他們遭受了埋伏,傷亡一定很大,需要比左翼更大的支援。
沒有廢話,瓦薩來打下了身上的灰,無視了森瓦爾的祈求,率領部隊向東開拔。
瓦薩來部一路走在山上,十五分鐘後遇到了俄軍。
俄國人看到自己的側翼出現了奧地利人,皆是倍感震驚,但也沒有責怪友軍的功夫,連忙調轉矛頭,企圖抵擋住他們。
但即使有了兵力的加強,這些俄國人還是打不過準備充足的奧軍。在彈藥打光後,他們絕望地衝過來,最終被打倒在地。
山下的奧軍意識到了俄軍火力的減弱,在看到瓦薩來後更是士氣大增,開始全力打擊俄軍殘部。
剩下的人大多都是沒有任何作戰素質的山民,幾乎沒什麼抵抗,他們便繳槍投降。
現在,正面與右翼的俄軍被全部瓦解,僅剩左翼的一小股還尚有組織度。
瓦薩來想要乘勝追擊,但他計程車兵因殘酷的戰鬥盡顯疲憊,右翼計程車兵在槍聲不再響起後更是直接倒在地上。
再加上左翼的地形十分崎嶇,想要走到那需要非常多的時間,還需更加小心零散的埋伏。
看著被打的毫無組織度的俄國潰軍,瓦薩來很是眼紅,卻只能讓手下停止進攻,準備休息。
這無疑會讓俄軍重新集結起來,變得有威脅起來。
但此刻奧軍也打計程車氣全無,先前的激情早已轉化成疲憊。
在左翼奧軍被命令撤出來後,雙方第三次交火正式結束。
這是整場戰鬥中傷亡最大的一次交火,雙方均遭受到巨大的不可挽回損失。
奧軍至少死傷500人,現尚有600多人可以投入戰鬥。
俄軍更甚,他們死了1700多人,被俘200多人,目前僅餘不足千人。
總體上是奧地利贏了的,經此一役,他們控制住了高地的北、東、南三個方面,而俄軍僅尚存西部地區。
趁著停火期,奧軍為死亡的英雄舉行緬懷儀式;俄軍卻在強徵當地山民為他們送死,最終也不過撈到幾十人。經過之前的經歷,那些山民只要見到了俄軍就奪得遠遠的,反而企盼著奧地利人的到來。
整個夜裡,雙方皆在不安中度過。他們都讓傷兵站崗,只為在第二天能投入更多有效計程車兵。
次日上午,雙方不約而同地往高地北部與南部增兵。第四次交火,也是最後一次交火爆發。
俄軍率先發動進攻,他們想要擴大戰線,以透過人力優勢來獲取全域性優勢。
但無一例外,所有進攻矛頭都被粉碎了,勉強有幾個逃兵滲透入其內部打游擊。
退卻的俄軍引起了奧地利人的注意,以逸待勞的他們迅速發起反衝鋒,很快就把俄軍趕了出去。
隨著戰場形勢的扭轉,奧軍轉守為攻,逐漸把俄軍逼向死路。最終俄國人無路可退,除非摔下懸崖。
而因為他們之前的退卻,整個高地的崎嶇地帶都已淪落奧軍之手,他們唯一控制的地區只剩下平緩區域。
被逼到絕路的俄軍只能主動迎戰,整整700餘人坐守奧軍的到來。
他們甚至都不能去築造防禦工事,只要偵查員看到他們在搞動作,就會呼叫火炮轟炸。
片刻之後,從南北兩個方向進攻的奧軍也從山峰中顯現出來,會合在一起後便準備發動最後的衝擊。
戰場寬500米,長900米。而目前雙方兵力大約都只有一個營,足以全力投入到戰鬥當中。
瓦薩來將奧軍分為三部。左右翼各100人,正面則有3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