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就位……”導演的大喇叭發出一陣嗡嗡的聲音,“開始!”

演員上場,一陣喧鬧的歌舞過後,第二個節目就是柳綃綃她們的了。

這是一個集文博展示、歌舞表演和古代服飾文化展示於一體的節目,形式非常新穎,在全國還是首次播出。

柳綃綃按照導演的要求,早就綁好了威亞等在一邊,等到演員一唱到指定歌詞,她立刻縱身飛出。

“停!”

威亞緩緩把她放了下來。

導演走到她面前:“柳葉兒啊,你這嫦娥狀態不對啊!”

柳綃綃有點愣。

“你要表現的是嫦娥奔月的故事,首先,你瞭解這個神話故事的情節嗎?”

“瞭解。”柳綃綃立刻堅定地答道。

“不,我看你還不夠了解。”導演把喇叭拎在手裡,用另一隻手比給她看,“嫦娥在奔月的過程中,她看見了什麼,她聽見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剛剛騰空時嫦娥是什麼樣的心態?到半空中她怎麼樣,最後到了月宮中她又是什麼心情?這些你都體會過嗎?”

柳綃綃聽著導演的話,慢慢低下了頭。

她在這方面確實準備不足。

長久以來,人們對嫦娥的印象無非是孤寂、清冷、仙氣飄飄的月宮仙子,柳綃綃覺得只要自己的扮相足夠古典、足夠美,這就正確了一半,剩餘的一半,能體現出孤、寒的特點,也就可以了。

但她忽略了嫦娥在飛昇月宮這一過程中心態的變化過程。

“導演,我明白了。這方面我確實準備不足,今晚回去,我會好好研究一下的。”

演員對一個角色理解不到位是常有的事,導演也見慣了,柳綃綃態度又好,導演也就沒多說什麼:“明天看你表現啊!”

這句話既可看作鼓勵,也可看作警告。

這個節目那麼好,不知道多少人等著做自己的替補呢,如果自己再不達標,恐怕就會被替換掉了。

既然已經站在這個場地裡,柳綃綃說什麼也不會輕易把這個機會放給別人。

柳綃綃起初為了研究嫦娥這個人物,是看了不少書的,今晚她打算拿出來再啃一啃。

她把自己“奔月”過程中的每個動作都拿出來反覆琢磨,將他們分為騰空訣別飛昇回望四個階段。

其中感情最飽滿、最複雜的就是訣別和飛昇這兩段。

柳綃綃翻遍了各種典籍,都找不到相應的描寫。

她有點絕望地拿書蒙著臉,倒在床上,助手飛飛和計妙趕緊圍上來:“怎麼樣,想出來了沒有?”

“沒有!”柳綃綃哀嚎道,“太難了,我也沒有飛昇過呀!”

“要不先睡覺吧,你這麼熬下去,臉都不漂亮了呀!”

“不行,明天排練導演還要看呢,再不合格我就要被斃掉了。”柳綃綃噘著嘴,翻個身,趴在床上看書。

“那……還有什麼人有這種變成神仙的經歷啊?”

“嗯……漢武帝李夫人啊,甄宓啊,楊貴妃啊什麼的,還挺多的吧。”柳綃綃隨口答道。

楊貴妃?

這個念頭在她腦子裡閃過。

對呀!《長恨歌》裡有大段大段楊貴妃成仙后在海島仙山中生活的描寫,自己完全可以參考呀!

她趕緊把唐詩拿出來,細細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