禍起宮牆裡,夜半驚老僧。

斷箭殘軀體,鞘中血未凝。

看到眼前渾身是血的武三通,連一向心靜如水的一燈大師,一時都難以平靜。

此時,在寺廟中隨著一燈大師練武的三位皇孫也趕了過來,武三通他們自然也是認識的,這是自己的三師伯。

「師傅,高氏後人突然發動了反叛,他們不僅勾結了乞藍部和羅磐部的苗人,甚至還有數千吐蕃的軍士出現。」

「大理城已經被他們攻佔,整個皇宮被付之一炬,陛下和幾位年幼的皇子也......也慘死在宮中了——」

「什麼?三師伯你說我父皇他駕崩了?」

剛剛二十二歲的段祥興,正是血氣方剛的年齡,前不久在祖父的幫助下,終於突破到二流境界。

昨日還想著過幾天是母妃的壽辰,他想回趟皇宮,給母妃過了四十歲生辰再回來跟祖父學藝。

沒想到,自己還沒來得及回去呢,竟然聽到這樣的噩耗。

「三通,我兒志祥也算修為有成,即便遇到賊子叛亂,為何連他自己都沒能逃出來?」

是啊,大理國君段志祥,好歹也是二流巔峰的高手,武功比不上朱子柳,卻比武三通還要強一些,又怎麼會死在皇宮裡呢?

「師傅所有不知,這次叛亂的賊子,有乞藍部的苗人,他們擅長毒功,悄無聲息的就讓皇宮裡的人中了毒。」

「弟子聞訊趕去的時候,皇宮裡已經是一片火海,弟子闖了幾次也沒能闖進去。」

「聽皇宮的侍衛說,陛下被堵在寢宮裡,從頭到尾就沒有出來過。」

聽武三通說到這裡,一燈大師反而穩定了心神。

既然大理國都已經被賊軍攻佔,聽這架勢至少也要上萬的叛軍,要不然三千御林軍守衛的皇宮,又怎麼能輕易被攻佔?

「三通、子柳,此地不能久留,收拾一下我們去大理城東三十里處,那裡有一個塢堡,如果志祥不死他會到那裡去。」

「如果我們三天還沒能等到他們,就先撤離到會川府你大師兄那裡,派人通知你二師兄務必守好石郡城,將來也好有反攻的機會。」

一燈大師之所以提出到城東三十里處的塢堡,因為他知道在皇宮裡,皇帝的寢宮有通向城東的一條密道。

這條密道的存在,也已經有一百多年了,也許今天會派上用場呢。

翻開大理國的歷史的,你會發現段氏家族的大理王朝,曾經出現過短暫的斷層,這其中有一個名叫「大中」的國家。

將大理國的歷史攔腰截斷,使得大理國變成了「前大理」和「後大理」時期。

當年,權臣高升泰逼迫前大理國最後一位皇帝段正明禪位出家,自己廢除了大理國的國號,改為「大中」國,同時改元為「上治」。

然而,或許是上天不忍心看到大理就此亡國,高升泰在當皇帝的第二年就中了頭風,很快就病重不治。….

在臨終之前,他召見自己的兒子高泰明,命令他在死後將皇帝之位歸還給段家,才有了大理國的延續。

雖然段氏再次掌權,並恢復了大理的國號,實際上對各州府的控制權,已經大大不如從前。

有些地方比如乞藍部、羅磐部等,只是名義上歸大理旗下,實際上卻有高度的自治。

而高家雖然讓出了皇位,善闡侯的爵位還是保留著,整個善闡府、秀山郡都在他們的掌控之中。

沒想到這麼多年過去了,高家的後人竟再次反叛。

一燈大師、武三通、朱子柳和段祥興等三位皇孫,帶著僅剩的兩百多親衛隊,連夜趕往城東的塢堡。

一燈大

師他們在塢堡裡等了三天,依然沒有等到大理皇帝段志祥,不好的訊息卻鋪天蓋地的傳來。

整個大理國,除了遠離大理城卻又最靠近大宋的建昌府,就只剩下一燈大師兩位弟子駐守的會川府和石城郡尚未淪陷,其他州府都已經換上了「大中」的旗幟。

等一燈大師眾人北撤到會川府的時候,又收到一個不幸的訊息,大理皇帝段志祥和幾個幼子被俘了。

即位大中皇帝位的是一名叫高炯的中年人,三十多歲,卻師承吐蕃大雪山大輪寺。

論起輩分來,還要向那位在西夏攪風攪雨的渾壽羅叫一聲「師叔」,這高炯也有二流的境界,正是透過大輪寺,高炯才能從吐蕃借了一萬精兵。